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2课时,26+28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2课时,26+28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6 12:53:31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思考
知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走进课文,相信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1.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重点)
3. 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重点)
4.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难点)
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915 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诞生】
【纵观】
【真理】
【偶然】
【搜集】
【石蕊】
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放眼观察( 形势等)。
出生。
地衣的一种,生长在寒冷地带,灰白色或淡黄色。可以用来制石蕊试纸、石蕊溶液等。
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百思不得其解】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问题的实质或它的发展趋向。
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用科学史上的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领域
书写指导:“土”窄小, “戈”横短斜钩要长,里边“口” 要小,右上角有一点。


结构:左右
组词:区域 地域
造句:爷爷潜心研究国画,在美
术领域有很高的威望。
音序:Y 部首:土


习惯
书写指导:“ 贯” 先竖折,中间一横稍长些。最后一笔点有力。

guàn
结构:左右
组词:惯性 司空见惯
造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
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音序:G 部首:忄


花圃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大气些,“ 囗” 大一点,“ 甫” 稍小些。


结构:全包围
组词:苗圃 竹圃
造句:这是个很有气派的院子,一
幢漂亮的洋楼,四面全是花圃。
音序:P 部首:囗


食盐
书写指导:上下结构,上部分紧凑些, “皿”扁平。

yán
结构:上下
组词:海盐 柴米油盐
造句:柴米油盐是我们日常生
活中所必需的物品。
音序:Y 部首:皿


溅落
书写指导:整体紧凑些,“贱”最后两笔先写撇再写点。

jiàn
结构:左右
组词:飞溅 水花四溅
造句:雨点溅落在水面上,
泛起一圈圈细纹。
音序:J 部首:氵


花蕊
书写指导:“ 艹” 包裹下半部分,三个“心”稍写扁平些。

ruǐ
结构:上下
组词:雌蕊 雄蕊
造句:杜鹃花是粉红色的,花蕊
有几个小黑点,像蚂蚁似的。
音序: R 部首:艹


魏国
书写指导:“委”写瘦小,“鬼”的第一笔撇稍短些,竖弯钩要圆润。

wèi
结构:左右
组词:北魏 姓魏
造句:打,魏国可能会胜出, 但
是会两败俱伤, 损失惨重。
音序:W 部首:鬼


搜集
书写指导:“ 叟” 中间两横不连接,一竖要出头,最后一笔捺下笔要有力。

sōu
结构:左右
组词:搜罗 搜救
造句:这些年, 他走南闯北,
搜集了一大批古玩字画。
音序:S 部首:扌


蚯蚓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 “丘”第五笔往上提。

qiū
结构:左右
组词:蚯蚓
造句:外公钓鱼时总是用
蚯蚓做钓饵。
音序:Q 部首:虫


蚯蚓
书写指导:“虫”和“引” 写紧凑。

yǐn
结构:左右
组词:蝼蚓 蚓秋蛇
造句:大雨过后,经常可以看到地
上有许多的蚯蚓,奄奄一息。
音序:Y 部首:虫


板块
书写指导:“木”和“反” 写紧凑。

bǎn
结构:左右
组词:木板 板子
造句: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音序:B 部首:木


阶段
书写指导:“ 介” 最后两笔先写竖撇,再写竖,勿太松。

jiē
结构:左右
组词:阶级 阶层
造句: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工作,爸
爸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音序:J 部首:阝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实践出真知。
一、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司空见惯(guàn gàn) 花圃(bǔ pǔ)
石蕊(ruǐ ruì) 搜集(sōu shōu)
领域(yù yǜ) 溅落(jiàn jiān)
·
·
·
·
·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
2.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 )
3.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
贬义)。 ( )
4.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
5.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 )
6.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百思不得其解
不可思议
(共28张PPT)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重点)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难点)
学习目标
课文论述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课文论述的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课文分别列举了哪三个具体事例?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转动,是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波义耳
偶然发现紫罗兰遇酸变红
紫罗兰中的什么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发明了石蕊试纸
魏格纳
地图上海岸线凸凹部分相吻合
不会是巧合吧?
《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眼珠转动时处于做梦的阶段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相同之处 我能找: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课文是怎样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
讨论交流:
课文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概括地指出科学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发现、发明都是在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接着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指出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偶然的机遇”只会给有准备的人,给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并且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我受到的启发是:在生活中,我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思考求证,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讨论交流:
为了证明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石蕊试纸的发现、大陆漂移、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作者用这三个具体事例不同程度地突出了科学家“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获得真理”的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句谚语: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志向。鸟从小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父亲为她约好了去见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什么。我说随便吧。他对我说没有‘随便’这份工作,并用逼人的目光对我说:成功之路是由目标铺成的。”因为这句话,罗斯福夫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我们熟悉的张海迪姐姐,虽然她身有残疾,但她拥有一颗上进的心和坚定的志向,自学了多种语言,还学会了针灸。还有外
国的爱迪生,如果他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哪来今天的灯泡使我们在黑暗中得到光明呢?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论据:
紫罗兰遇酸变红→发现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地图上海岸线凸凹部分相互吻合,蚯蚓的分布→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容易做梦阶段
总结论点: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课文举了科学史上的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观点。
运用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举例论证,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运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本文在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观点后,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证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并不断探索,在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的观点。论点鲜明,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举例:
实践证明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是事业的脊梁,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最穷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所以,每个想为国做出贡献的人,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陈涉少时,曾替人耕种,心中不满于这种处境,在垄上休息时,常常感慨长恨,有一回对同耕者说:假如哪一天富贵了,彼此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现在替人耕田,地位卑微,还说什么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陈涉后来在大泽乡和吴广发动起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陈涉曾说: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有雄心壮志的人,又岂是那些连好梦都不敢做的睡不醒的人所能及的?
练一练:
选择一个论点,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述。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事实证明,
这的确是一个真理!
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佩的人,他们都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
勤能补拙
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华罗庚教授的座右铭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太贫穷,所以他失学了。然
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用哪几个事例来进行论述的?
而华罗庚并没有因此动摇自己求学的信念,自己在家中努力,牢记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用他的勤奋,弥补了他生活条件上的不足。
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也许这条路很曲折,但走过去就会是平坦的道路。 勤能补拙,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诞生——( ) 敏感——( )
追根求源——( )
2. 反义词:真理——( ) 敏感——( )
司空见惯——( )
产生
敏锐
刨根问底
谬论
迟钝
鲜为人知
四、精彩赏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句子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真理
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生动的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
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
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科学领域的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会给……”说明科学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遥远
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