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情境导入
想一想
为什么猴子摘不到水中的月亮呢?
情境导入
为什么它和我一样呢?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初步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本节目标
课堂探究
平面镜成像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结合生活经验和昨晚的预习提出自己的猜想
课堂探究
实验器材
玻璃板
两个完全一样的蜡烛
刻度尺
课堂探究
想一想
为什么使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
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
玻璃板
等效替代
平面镜
课堂探究
设计和进行实验
阅读课本第77页后三自然段,小组合作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步骤。
在课本中标出实验顺序的序号。
课堂探究
想一想
如何使用两个蜡烛确定像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实验结束后,请大家把未点燃的蜡烛撤走,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
观察:光屏上能出现点燃蜡烛的像吗?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真实存在的吗?
课堂探究
做一做
课堂探究
记录数据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等大、放大或缩小)
1
2
3
课堂探究
分析论证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不能用光屏承接。
课堂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课堂探究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
人眼是如何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
S
S’
课堂探究
各式各样的铜镜
平面镜的应用
课堂探究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课堂探究
潜望镜通过两面平面镜改变光路
课堂探究
利用多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汇聚到同一位置,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
本课小结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如镜子
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拓展练习
1、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下列对该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C.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D.透明玻璃比茶色玻璃成的像清晰
C
2、“叶落而知秋”意思是通过树上落下的黄叶可以判定秋天到了,当一片树叶从树上坠落到湖面上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虚像,物与像距离变小
B.实像,物和像到湖底的距离相等
C.实像,物与像距离变大
D.虚像,物和像到湖底的距离相等
拓展练习
A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