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
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
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
3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
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学习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1.河姆渡居民使用( )石器,用( )耕地,种植( ),住( )房屋。
2.半坡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 ),住在( )式的房子里。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生活在( )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 )流域。
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神农播种五谷
*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约五六千年前
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石刀)、骨耜
粟
猪、狗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半坡房屋复原图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盆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畜牲业方面表现)。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手工业方面表现),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
(汲水器)
尖底陶瓶
陶纺轮
石磨盘
陶器
纺轮
粟、菜籽
鱼钩
石斧
西安半坡出土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前
磨制石器、骨耜
水稻
干栏式房屋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猪狗和水牛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
炭化稻谷
骨耜
黑 陶
河姆渡出土
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
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骨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
的两个代表: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从中我们看到
了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
的情感, 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珍惜祖先的
劳动成果并加以继承。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已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
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原始农耕为主 D以采集狩猎为主
D
D
C
达标检测
一、选择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半坡
河姆渡
半地穴式
干栏式
三、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
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