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一)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
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新课导入
全书内容简介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妖精,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妖精,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自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该作品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
作者简介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从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她在一个小城当了十年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
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多音字
模
mó 模型 模范
mú 模样 模板
挨
ái 挨骂 忍饥挨饿
āi 挨近 挨家挨户
多音字
混
hùn 混乱 混合
hún 混蛋 混水摸鱼
冠
ɡuān 鸡冠 张冠李戴
ɡuàn 冠军 夺冠
多音字
更
gēng 更正 更新
gèng 更加 更好
词语解释
头晕目眩:
乌合之众:
得意扬扬:
恼 怒:
示 弱:
径 直:
头脑发昏,眼睛发花。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生气,发怒。
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混 乱:
报 应:
垂头丧气:
漫 游:
跃跃欲试:
无济于事:
九牛二虎之力:
词语解释
没条理,没秩序。
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多指种恶因得恶果。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随意游览。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形容很大的力量。
近义词
障碍——
忍受——
缘故——
和善——
后悔——
捣蛋——
聚精会神——
垂头丧气——
头晕目眩——
阻碍
忍耐
缘由
善良
懊悔
捣乱
专心致志
无精打采
头晕眼花
反义词
精心——
弱小——
断定——
和善——
光滑——
舒服——
一模一样——
聚精会神——
得意扬扬——
一清二楚——
粗心
强大
怀疑
凶恶
粗糙
难受
截然不同
心不在焉
垂头丧气
模糊不清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课堂练习
( ) ( )欲试 无( )于事 ( )( )之众 ( )精( )神 得意( )( ) 垂( )( )气 春风( )面 一( )二( ) 九( )二( )之力
1.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 )
2.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 )
3.形容很大的力量。 ( )
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
乌合之众
无济于事
九牛二虎之力
跃跃欲试
跃 跃
济
乌 合
聚 会
扬 扬
头 丧
拂
清 楚
牛 虎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二)
课文详解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描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由于之前小男孩总是捉弄小动物,周围的动物(例如:麻雀、鹅、鸡、猫咪、牛)看到他不再像以往害怕。后来他竟然和这只雄鹅一起飞到了高空,开始了他的历险生活。
课文结构
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雄鹅载着尼尔斯飞到了高空,离开了家园。
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
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29):
第三部分(30—48):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尼尔斯变小后的模样的。
课文详解?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模样,而是通过间接的对比描写来表现的。如“他还够不到锁”“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这样描写可以让读者对尼尔斯的小有着具体直观的感受,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课文详解?
“大概”“肯定”说明男孩不愿意相信自己变成了小狐仙,希望再变回人。
这里的心理描写说明男孩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变成了小狐仙,这一场梦,自己还会变成人的。
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济于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去找小狐仙讲和。
课文详解?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闭目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详解?
院子里的鹅和鸡立即掉过头来盯着男孩,并发出六一阵使人无法忍受的咯咯声。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立即”“盯着”写出了鸡和鹅听到尼尔斯名字时的强烈反应;从公鸡的话语中可看出尼尔斯以前是怎样淘气地捉弄他们,也表现出公鸡此时的幸灾乐祸。
刚看到猫时,尼尔斯亲切地称呼他“亲爱的猫咪”,因为他想从猫的嘴里问出小狐仙的住处。当被拒绝以后,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十分粗暴,甚至还想去揪猫的尾巴。当他被猫轻松地按到地上教训之后,他对猫感到了恐惧。最后被猫放过时,尼尔斯对待猫的态度是羞愧的。
课文详解?
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课文详解?
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他拼命地喊着救命。
说明男孩习惯了欺负猫,总是扯它的尾巴。愤怒使男孩早已忘记自己变成拇指大小之后是多么弱小无力。在被猫扑倒在地,前爪按住胸口,大嘴对准咽喉之后,又害怕猫要了他的命,所以大喊救命。说明男孩此时已经被吓坏了。
课文详解?
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头牛吼声的巨大,也表现了牛见到尼尔斯时强烈的愤怒之情。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接下来,尼尔斯又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
课文详解?
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现在也最生气。“你过来,”她说,“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五月玫瑰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她不仅不满尼尔斯昔日欺负自己,也为尼尔斯捉弄妈妈的荒唐行为感到气愤。既表现了五月玫瑰的善良,也表现了尼尔斯的顽劣。
但是牛都不听他说话。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这句话中的“溜”改为“跑、逃”好不好?为什么?
课文详解?
不好。因为“溜”是悄悄溜走的意思,一方面表明尼尔斯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以前行为的错误,并感到羞愧的心理;另一方面写出了现在牛都不理他,他只能灰溜溜离开的狼狈情态。如果将“溜”改为“跑、逃”,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没有变小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详解?
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尼尔斯曾经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用各种方式捉弄三头牛,把母亲挤奶时坐的小凳藏起来,用脚故意绊倒母亲等顽劣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顽劣自私的孩子。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课文详解?
环境描写。对比反衬尼尔斯此刻难过的心情,说明尼尔斯真的对往日的行为感到后悔,同时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雁群北飞作铺垫。
他爬到围墙上,看到一群大雁飞过,家鹅看到大雁很是羡慕,其中一只雄鹅也想跟随大雁飞走,小男孩为了阻止他,骑到鹅的背上。
后来,尼尔斯到了哪里?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
课文详解?
主旨归纳
课文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大拇指般大小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后来,尼尔斯被雄鹅带到了天上,开始了骑鹅旅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曾经喜欢虐待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男孩的形象。
本文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
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课堂练习
按要求写句子
1.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爬到了围墙上。
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我对你们不好,现在后悔了。”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头晕目眩 垂头丧气 聚精会神 没完没了
1.他( )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 )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3.那些鸡( )地叫着。
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 )了。
课堂练习
头晕目眩
垂头丧气
聚精会神
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