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 ??????????????????????????
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
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 )
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洗涤固体;⑤蒸发结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⑤
D.③①⑤④
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
A.NaCl、Na2CO3、KNO3、HCl
B.Na2SO4、K2CO3、KNO3、Ba(NO3)2
C.CuSO4 、NaOH 、 NaCl 、 Ba(NO3)2
D.FeCl3 、 NaOH 、 KCl 、 Na2SO4
5.下列对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6.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得二氧化碳
B.用适量的水能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然后再测定
7.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各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 )
A.HCl、NaCl、NaNO3
B.NaCl、CuSO4、NaOH
C.Na2SO4、Ba(NO3)2、HCl
D.NH4NO3、NaOH、H2SO4
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B.聚氯乙烯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
C.硝酸钾可用作复合肥料
D.食醋可用于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9.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有关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②Na与Na+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③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放热现象;④有水生成的一定是复分解反应;⑤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焊锡的熔点比金属锡的熔点要低。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11.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12.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量固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采用二氧化锰或硫酸铜溶液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O2
B.粗盐提纯的实验,在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是为了防止液体四处飞溅
C.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NH4H2PO4不是复合肥料
14.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15.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盐酸、水、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B.食盐水、白醋、纯碱溶液——酚酞试液
C.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3题;共19分)
1.黑龙江绿色食品闻名全国,近几年推出的蓝莓系列产品因其天然健康的品质,深受大家的喜爱
(1)制作蓝莓饮料需要蓝莓果.蓝莓果等水果是人体获取________?(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该营养素可以起到调节________、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蓝莓酒中含有酒精等成分,酒精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酒精还可以通过玉米等发酵、蒸馏而制得.为了使玉米增产增收,在种植过程中有时需施加适量磷肥,磷肥能增强作物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磷矿粉是常用的磷肥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称为农业生产中的铵态氮肥,如表是氮肥氧化铵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100g水)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60.2
(1)从表中可知:在7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铵________?克.
(2)烧杯A是7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时,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如图所示,是对氯化铵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图1说明氯化铵溶液水会________热量;
②图2是观察到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色;
③农业生产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提出问题】: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和Ca(OH)2;
???????????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和Ca(OH)2和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________.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 ________. ?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0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求: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 0.88 m 1.76 2.20 2.20 2.20
(1)表中m=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6分)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使用了下列仪器和装置,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使用仪器②量取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 .
(3)使用仪器③称量5.0g粗盐时,天平指针向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4)④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
2. 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A________,I________,D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
(2)F→G的反应类型________.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H→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G→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指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
答案
一、1—15 DBBCA CBBBD BCADB
二、
1. 维生素;新陈代谢;C2H5OH;抗寒;抗旱;Ca3(PO4)2
2. 30.1;137.2;吸收;蓝;不能
3.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a2CO3|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会同时剩余|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aCl2+Na2CO3═CaCO3↓+2NaCl|反应物是否剩余
三、
(1)1.32
(2)由表可知气体的总质量为2.20g,
方法一: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2.20g
x=5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 ×100%≈98.04%
方法二: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A%,则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5.10g A% 2.20g
=
A%≈98.04%
答:CaCO3的质量分数为98.04%。
四、1. (1)烧杯
(2)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加药品
(4)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2. (1)H2;CaCO3;Cu(OH)2;BaSO4
(2)化合反应
(3)3C+2Fe2O34Fe+3CO2↑ H2SO4+CuO═CuSO4+H2O
;CO2+Ca(OH)2═CaCO3↓+H2O
(4)作导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