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3.种子的构造
课 题 13种子的构造
授课教师 王小菊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使用教材 首师大版第二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动手解剖,使学生知道种子的构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另一类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的。知道种子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科学能力 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剖种子的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具有乐于探究.实事求是.有独立性和坚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构造。
教学难点 亲自动手解剖种子,认识它们的构造。
教学媒体 课件——农村种地的情景。幻灯片——实验要求。 玉米种子构造演示课件。
课前准备 泡涨的菜豆.蚕豆.绿豆.红小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与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行为) 学生活动(行为)
课前前测 学生观察菜豆的幼苗和菜豆种子,由此猜想种子内部会是什么样呢?简单画在纸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简单画图 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展示学生的猜想,引出课题。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解剖观察菜豆种子的构造。 1.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猜想。 2.老师过渡:有了这么多不同的想法,接下来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3.板书课题:种子的构造 1.演示并讲解利用镊子解剖菜豆种子的构造,并指出种皮和胚。 2.学生动手解剖并观察菜豆种子的种皮和胚。 3.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小芽”的形状。 4.汇报交流,认识“小芽”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菜豆种子各部分与幼苗的各部分的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亲自解剖观察菜豆种子的构造。 分组交流种子各部分发育成了植物体的哪些部位。 根据汇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解剖种子的能力及利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动手解剖其他的种子,进行归纳概括。 1.引导学生猜想其他种子是不是也和菜豆的构造一样呢? 2.老师提出动手观察的注意事项:幻灯片展示。 3.集体交流汇报:你观察的是什么种子?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通过组内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吗? 4.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结合大家的汇报,你认为这些种子的构造与菜豆种子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学生猜想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注意倾听并进行补充评价。 学生归纳概括这类种子的特点:都由种皮和胚组成。 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体现学生合作的意识,并且为后面的归纳概括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认识另一类种子的构造 1.老师过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类很特殊的种子呢,它的构造又是什么样的呢? 2.播放课件:玉米种子的构造 学生看课件,了解玉米种子的构造。 了解另一类种子的构造,知道种子可以分为两类。
课后延伸,介绍观察玉米种子生长过程的方法 出示种好的玉米种子的实物。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操作,并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对种子研究的兴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