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给女儿的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9-17 14: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给女儿的信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意深刻的语句。
3.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4.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是乌克兰(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巴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享年不满52岁,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面向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所有孩子们。他把自己的思想、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他的著作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把心灵献给儿童》、《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39岁时,他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二、相关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1)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一个好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爱能把人带向喜悦和愉快。
(2)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德育。
(3)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4)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5)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6)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7)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
(8)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穗(suì) 耸(sǒng)
2.词语注释
[忐忑(tǎn tè)不安] 形容心神手不安定。
[不可思议] 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
[消耗(hào)] (精神、力量、东西)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擅(shàn)自] 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自作主张。
[蕴(yùn)藏] 包含,蓄积。
[纽带] 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事物。
[赋(fù)予]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3.同义词辨析
处罚 惩罚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表示给予犯错误的人一定的处罚。
主要区别:“惩罚”运用范围比“处罚”广,可用于对违法乱纪的罪犯依法判刑;也可用于对犯错误的人的责罚,使他们不敢再犯,处分程度比“处罚”重。“处罚”指对有罪过的人给予政治上或经济上的惩戒。对象多是不守国家法纪或群众公约的人。“处罚”较灵活,因地因时因事而异。
本课例句:“我要处罚你们,从即刻开始,你们要变老……”
二、整体解读
亲爱的女儿:
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经十四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少女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
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几百万年轻的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爱情?每一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长为男子汉的年轻小伙子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亲爱的小女儿,现在我给你写的信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信了。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爱情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最亲近的人是玛丽娅,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渗透到我内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诚的品质都是受恩于她。她死于战争前夕。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世界,打开了本族语言和人性美的世界。有一天,在一个早秋的寂静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茂密的苹果树下,望着空中正在飞往温暖的边远地区的仙鹤,我问祖母:“奶奶,什么叫爱情呀?”
【写女儿提出问题“什么是爱情”以及“我”的态度,并回忆起自已的少年时代。】
她能用童话讲解最复杂的事情。此刻她的一双眼睛呈现出沉思而惊异的神情。她以一种特别的、与往日不同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说:“什么叫爱情?……当上帝创造人类时,他在地球上播下了一切有生命的种子,并教会他们延续自己的后代,生出和自己同样的人。他把土地分给一个男人和女人,告诉他们怎样搭窝棚,给男人一把铲子,给女人一捧种子,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在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我要办事去了,一年之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整整一年之后,有一天一大早,他和大天使加弗利尔来了,他看见这一对男女坐在小棚子旁边,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他们身旁放着一个摇篮,摇篮里睡着一个婴儿,这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就在这一瞬间,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这种美使上帝颤抖、惊异,以至惊呆了。
他向大天使加弗利尔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爱情。’
‘什么是爱情?’
大天使耸耸双肩,上帝走向这对男女,问他们什么是爱情,但是,他们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恼火了,他说:
‘那么,好吧!我要处罚你们,从即刻开始,你们要变老,你们生命的每一小时,都要消耗掉一点你们的青春和精力!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眼神里表现出什么,人……’”
“上帝为什么还能生气呢?”我问奶奶。
“是的,要知道,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本人也没有见过的东西。但是,你往下听啊!五十年后他和大天使加弗利尔又来了。他看见了一座非常好的小木屋代替了原来的小棚子,草原上修起了花园,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儿子们正在耕种,女儿们正在收麦,孙子们正在绿草地上玩耍。在小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头和老太婆,他们时而看看红色的朝霞,时而又彼此望望。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看见了更加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而且好像又增加了新的东西。
‘这是什么?’上帝问大天使。
‘忠诚!’大天使回答说,但是,他还是不能解释。
这次上帝更加恼火了。他说:
‘人!你们为什么没有老多少?那好吧,你们的日子不长了,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将变成什么。’
三年后他与大天使又来了。他看见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但是,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而且蕴藏着一种新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心头的记忆。’
上帝手握着自己的胡须,离开了坐在小山坡上的老头,面向着麦田和红色的朝霞,他看见,在金色麦穗旁边站着一些青年男女,他们时而看看布满红色朝霞的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三种不同的东西: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我的小女儿,这就是爱情!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忐忑不安”说明“我”是对问题经过慎重考虑的,认真的,负责的。
开门见山,给出怎样才会幸福的答案。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先说明此问题的普遍性,每个少年都关心,打消女儿的顾虑,然后提出希望。
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丽娅所讲的故事。
用自身的经历,引出下面的童话,这样会使女儿更感亲切,容易接受,在听故事中接受道理。
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女儿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俩的眼神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由此可以看出这对男女对爱情的真诚。
对上帝的描写,更衬托出人类纯真的爱情具有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本人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可以看出,爱情是连上帝也无法创造出来的,只有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才能获得爱情。
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子孙众多,家庭和睦。
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基础就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忠诚是爱情的升华,更是上帝无法创造的。
“心头的记忆”是美好爱情的历久弥新,是永恒的,美好的,值得回味的,是充满力量的。
故事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五十多年里,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伟大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却无能为力,说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才会爱。
信中通过童话,让女儿从中理解到: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
结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更能体会活着的意义。
三、问题研讨
1.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作为一位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父亲,作者巧妙地回答了14岁女儿提出的敏感问题——什么是爱情。爱情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的情感。作者在女儿情窦初开、对爱情处于朦胧认识的时期,及时对她进行教育,很有必要。信中并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祖母所讲述的童话,引导女儿去思考。对于一个14岁的少女来说,动人的童话比抽象的解释,比讲一番大道理,更易于理解,接受。课文通过童话,让女儿从中理解到: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
2.“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试分析文章的结构。
3.信中引用的童话故事,情节感人,人物形象也具有个性特征。在学习中,你感受到哪些艺术特色?
甲生:童话对相爱的一对男女的描写,朴实,真切,感人。他们真诚、热烈地相爱,“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才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渝,幸福地从青年时代共同生活到老年时代。爱情使他俩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使他们更加美丽,更有力量。当女人去世后,孤独的男人坐在山坡上,心中思念着亡妻。这种爱情,天长地久,生前死后,永远不变。童话中三次描写人物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俩的眼神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由此可以看出这对男女对爱情的真诚。
乙生:童话描写了上帝对人类的爱情无法理解:上帝由恼火到不得不感动、佩服,以至“深深地沉思着走了”,让人类“成了地球上的上帝”。爱情终于战胜了上帝。对上帝的描写,更衬托出人类纯真的爱情所具有的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丙生:这封信教育女儿如何正确对待爱情,语言精辟,发人深思。如,“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指明了只有在爱情问题上处理得明智,恰当,你才能取得幸福;如果对爱情采取轻率、任性的态度,缺乏正确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审美观念,那就可能产生悲剧,就会不幸与痛苦。
师评:至此,同学们应该明白,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希望我们能从这封信中懂得爱情的真谛。
四、语言品析
1.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为什么说“将是”、“才是”?)
女儿渐渐长大,开始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是一种作为人的幸福;但只有理性、周到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2.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说说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这句话表明上帝对原本是他创造出来的人类的妥协。“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意思是人从此自力更生,自己主宰命运,不再受上帝的控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类有了爱情。
3.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仔细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骨灰”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每个人都将死去;但爱情使人类代代相传,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4.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体会“真正的人”、“能够成为人的人”的效果。)
传宗接代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只有人才懂得爱。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对待爱情应具有真诚的感情,高尚的道德观念,愿把欢乐与幸福献给心爱的人,决不作出损害对方尊严的行为,要具有为建立共同幸福生活而贡献自己的决心。
明智指的是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想想怎样做到明智。
第一个“上帝”是本义,“地球上的上帝”中的“上帝”是借喻的用法,指人成为地球的主人。
仔细思考这句话,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
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的情感。
体验活动
1.收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
2.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作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懦,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作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爱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并不满足的欲望,一份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理查·德·费尼维尔
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
我的小女儿,你看看,我不是无缘无故地向你讲述我聪明的祖母给我讲的故事,不是无缘无故地向你讲述什么是爱情。我要预先提醒你,要让你避免许多姑娘所犯的错误,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失掉了幸福、快乐、健康,甚至生命。人类的爱情不仅是美好的,忠实的,真诚的,而且是明智的,审慎的,机警的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要记住,我的小女儿,记住在生活中不仅有美的和高尚的东西,遗憾的是还有邪恶、狡猾和卑鄙的行为。你不仅要有坦率的、善良的心肠,而且应当有一颗严肃、坚强、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的心。如果他没有学会真正的爱,他仍然是一个野人。一个受过教育的野人比没有受过教育的野人要危险一百倍。
有些青年人的感情是昙花一现的,他们不能真挚地、坚定地、长久地爱一个人。他们道德情操中的这种严重缺点,正是德育和美育工作中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美,说得确切些,是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如果一个人没有严格的要求,那么他会很快地迷醉于外表美,随后又大失所望。要认识到真正的美,不仅需要有正确的道德审美观,而且要有对另一个人的关心、体贴和责任感。真正的爱情,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选自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练习全解
一、什么叫爱情?这是许许多多少男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的问题。文中的女儿向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父亲借老祖母给自己讲过的童话回答了女儿。复述这个童话,看看老祖母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复述童话时,应突出大天使几次回答上帝的话语,强调爱情应包含的内容。复述美好景象及人物眼神的变化,要有赞美的感情。上帝前后神态变化不同,复述时注意语气的变化。
二、爱憎是人类所特有的神圣的感情,细读课文最后一段,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成为真正的人”的理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物所欲言,谈出自己的心里话。可能有人理解得深刻些,有人理解得肤浅些,甚或理解有偏颇,不必强求统一。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消耗( ) 蕴( )藏 赋( )于
萌( )发 擅( )自 忐忑( )不安
2.说出下列句子中粗体词语的词性。
(1)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最亲近的人是玛丽娅,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渗透到我内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诚的品质都是受恩于她。( )
(2)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本人也没有见过的东西。( )
(3)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而且蕴藏着一种新的东西。( )
(4)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 )
3.用“深远”、“深长”、“深重”、“深厚”填空。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 ”;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 ”;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 ”;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 ”。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官官相维( ) 无精打彩( ) 里直气壮( )
惊皇失措( ) 无可耐何( ) 焦燥不安( )
5.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弥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用你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故事。
例: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株。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拣拣,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株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二、阅读实践
(一)
三年后他与大天使又来了。他看见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但是,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而且蕴藏着一种新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心头的记忆。”
上帝手握着自己的胡须,离开了坐在小山坡上的老头,面向着麦田和红色的朝霞,他看见,在金色麦穗旁边站着一些青年男女,他们时而看看布满红色朝霞的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6.“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意味着什么?
7.“但是,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表达了什么意思?
8.“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上帝此时会想些什么?
(二)
那是二十年前,当时我还是一名修士,派驻新泽西州。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坎贝尔牌罐头摘番茄,为乌眼牌罐头摘青菜。你吃过的乌饭树浆果多半也是他们摘的。他们很多人携家带口而来,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岛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头公司干了四十年,行将退休。过去的二十五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他热爱那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爱戴他。
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每年12月份,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都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当时约合一个采摘工一天的工钱),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己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被抽中的这家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岛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你来看我们抽彩吧,”沃尔特向我提议,“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白铁皮屋顶下椽子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听到那动听的乐曲。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我不由惊叹,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点的时候,各家的5元钱都凑齐了。但在抽彩之前,主持人叫起沃尔特,当众送给他一块匾,纪念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并表达大家的谢意,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众人热烈鼓掌。随后,人们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的家庭。
我被蒙上双眼,领到一只大罐旁。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下一张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
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喧闹还在继续。我漫不经心地把手又伸进那只罐,抓出一把纸条。只见每张纸条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9.文中记叙的事情是 ,发生的时间是 。
10.理解文中所写的沃尔特·詹森这一人物,分析他受到大家爱戴的原因。
11.抽彩一事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将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写在下面。
12.对选文要体现的中心理解准确的是( )
A.表现沃尔特是一个崇高的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热爱。
B.表现这些波多黎各移民的善良和他们之间真诚的友爱。
C.表现我的感动和这些波多黎各移民的真诚友爱。
D.表现这些波多黎各移民艰苦却非常感人的生活。
1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我”在看到每张纸条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之后的心理感受。
三、表达实践
14.“人类的爱情不仅是美好的、忠实的、真诚的,而且也是明智的、审慎的、机警的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要记住,我的小女儿,记住在生活中不仅有美的和高尚的,遗憾的是还有邪恶、狡猾和卑鄙的行为。你不仅要有坦率的、善良的心肠,而且应当有一颗严肃、坚强、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的心。”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第二封信》中的话,结合我们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hào yùn fù méng shàn tǎn tè
2.(1)动词 (2)副词 (3)动词 (4)形容词
3.深远 深厚 深重 深长
4.维——卫 彩——采 里——理 皇——慌 耐——奈 燥——噪
5.略。
6.他的妻子已经去世,男人沉浸在悲伤的思念之中。
7.他心中有爱,有美好的回忆。因为还有子子孙孙延续他的生命,所以尽管悲伤,但仍觉幸福。
8.被人类伟大的爱所折服,感到无能为力。
9.一次抽彩活动的经过 二十年前12月的一天的下午3点
10.他热爱那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多年来给予大家很多关怀和友爱。
11.时至今日……动听的乐曲。
12.B
13.能够描述出惊异、感动即可,语言不限。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