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课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课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6 16:4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南朝诗两首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退耕力不任    任:胜任
B.无闷征在今    征:征求
C.灞涘望长安    涘:水边
D.杂英满芳甸    甸:郊野
【答案】B 
【解析】征:证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C.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答案】C 
【解析】A.古义:何时;今义:什么,哪里。B.古义:退隐耕田;今义: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C.参差:都指高低不齐的样子。D.古义:归期;今义:美好的时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薄霄愧云浮 B.白日丽飞甍
C.潜虬媚幽姿 D.足以荣汝身
【答案】C 
【解析】C.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余三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的一联是(  )
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答案】C
5.下列四句诗歌原来是一首七言绝句,现已打乱,正确的顺序是(  )
①枝间时见子初成 ②颠倒苍苔落绛英 
③五月榴花照眼明 ④可怜此地无车马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答案】B
二、语言运用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于网络谣言,职能部门辟谣一定要雷厉风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群众了解真相,否则谣言就会不断滋生、扩散,弄得人心惶惶。
②很多人都担心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后房子会被收回,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
③不久前的农心杯大赛,党毅飞奋勇击败申真谞,此番春兰杯大赛二人再次交战,党毅飞执白下得挥洒自如,稳扎稳打,最终完胜对手。
④“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隔岸观火,应勇立潮头,推动课堂深度改革,切实培养下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⑤“八一”建军节将至,南开区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巩固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保持双拥工作活力。
⑥即使限价令能够在短期发挥一定的作用,使房价受到抑制,但说到底这只是抱薪救火,终于事无补,无法解决房价上涨的实质性问题。
A.③④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⑤
【答案】B 
【解析】①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办事声势大而行动快。②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③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文章运笔不拘束。使用对象不当,可改为“泰然自若”。④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感彩不当,可改为“置身事外”。⑤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⑥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不合语境,应改为“扬汤止沸”。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 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 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应为“据调查数据”或“调查数据显示”。B.成分残缺,“加价”后应加上“等现象”。D.并列不当,“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有包含关系。
8.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李商隐的《无题》一诗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______________,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A.曾有金樽开兔苑 B.金蟾啮锁烧香入
C.金蟾飞出顾兔腹 D.露书誓剪金床兔
【答案】B 
【解析】根据内容、格律确定。
9.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再通过制订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
三、课内阅读
阅读《登池上楼》全诗,完成后面的题。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明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贴切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答案】C 
【解析】优美的春光更加勾起了诗人的感伤情怀。
11.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运用了起兴的手法。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的深潜而自媚。着一“媚”字,把潜隐者悠然自得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的动物描绘得相当逼真。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翅高飞而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奋发有为的情状。
12.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声绘色,赋予春景以感情。这两句情景交融,自然贴切。
四、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独 坐①
杜 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①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3.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AE 
【解析】B.“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是借代。D.“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分析有误。
14.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第二问: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来的羡慕,又饱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