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训练题 宇宙航行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训练题 宇宙航行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6 20: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某位同学设想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卫星发动机关闭),其中不可能的是(  )
解析:选D 人造地球卫星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所以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地心。故A、B、C正确,D错误。
2.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则有(  )
A.被发射的物体质量越大,第一宇宙速度越大
B.被发射的物体质量越小,第一宇宙速度越大
C.第一宇宙速度与被发射物体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质量无关
解析:选C 第一宇宙速度v= ,与地球质量M有关,与发射物体质量无关。故只有选项C正确。
3.(2019·南昌高一检测)某飞船进入离地面343 km的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  )
A.等于7.9 km/s
B.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
C.小于7.9 km/s
D.介于7.9 km/s和16.7 km/s之间
解析:选C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v=。由于轨道半径r大于地球半径R,所以v< =7.9 km/s,C正确。
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F=G知,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与其轨道半径r的二次方成反比
B.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距地心越远,角速度越大
C.地球的同步卫星可在不同轨道上运行
D.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大发射速度
解析:选A 对于某卫星而言,由万有引力公式F=G,可知当G、M、m一定时,F∝,选项A正确;由G=mω2r,解得ω=,可见,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地心越远,其运动的角速度越小,选项B错误;地球的所有同步卫星周期相同,均在同一轨道上运行,选项C错误;在地球表面附近发射卫星时,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选项D错误。
5.原计划的“铱”卫星通信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后来改为由66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由11颗卫星组成,仍称它为“铱”星系统。“铱”星系统的66颗卫星,其运行轨道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地轴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B.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C.轨道平面必须处于赤道平面内
D.“铱”星运行轨道高于同步卫星轨道
解析:选B “铱”卫星系统作为覆盖全球的通信卫星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在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故B正确,A、C错误。“铱”卫星系统距地面的高度为780 km,远低于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
6.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vB<vC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FA>FB>FC
C.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A>aB>aC
D.三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ωA<ωB<ωC
解析:选C 由G=m得v= ,故vA>vB>vC,选项A错误;卫星受的万有引力F=G,但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不知道,故它们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不能比较,选项B错误;由G=ma得a=,故aA>aB>aC,选项C正确;由G=mrω2知,D错误。
7.(2019·济南高一检测)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半径的2倍,那么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  )
A. B.
C. D.2
解析:选B 因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地球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且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得v= ,因此,当M不变,R增大为原来2倍时,v减小为原来的,故选项B正确。
8.(2019·衡水高一检测)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其表面上方高度为aR的位置,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金属小球,水平射程为bR,a、b均为数值极小的常数,则这个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 v0 B. v0
C. v0 D. v0
解析:选A 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落地时间为t,抛出的金属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aR=gt2,bR=v0t,联立解得g=,第一宇宙速度即为该星球表面卫星的线速度,根据星球表面卫星的重力充当向心力得mg=m,所以第一宇宙速度v===v0,故选项A正确。
9.质量为m的卫星在离地面R0处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的半径也为R0,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质量;
(2)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解析:(1)对地面上的物体mg=G,解得:M=。
(2)设卫星的线速度为v,卫星受到的合外力等于万有引力:
G=m,解得v= 。
答案:(1) (2)
B级—选考提能
10.如图所示,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点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存在相撞危险
B.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D.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解析:选B b、d在同一轨道,线速度大小相等,不可能相撞,选项A错误;由a向=知,a、c的加速度大小相
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选项B正确;由ω= 知,a、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角速度,选项C错误;由v= 知,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d的线速度,选项D错误。
11.设地球半径为R,a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b为一颗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与c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a与c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b与c的周期之比为
D.b与c的周期之比为
解析:选D 物体a与同步卫星c角速度相等,由v=rω,可得二者线速度大小之比为,选项A、B错误;而b、c均为卫星,由T=2π 可得,二者周期之比为,选项C错误,D正确。
12.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很小,一般为7~20 km,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密度为1.2×1017 kg/m3,半径为10 km,那么该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G=6.67×10-11 N·m2/kg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它表面卫星的环绕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是中子星的半径,且中子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卫星的向心力,由
G=m,得v= ,
又M=ρV=ρπR3,
解得v=R 
=1×104×  m/s
=5.8×107 m/s=5.8×104 km/s。
答案:5.8×104 k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