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
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
1.【地理地图】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动画;
2.【知识解析】油棕的价值;
3.【地理地图】动画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新马泰”旅游。同学们知道“新马泰”是哪些国家吗?这些国家在亚洲的哪个区域?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这个地区。
【新知讲解】
讲述:新马泰是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因为3个国家地理位置相近,人们提到这几个旅游地点时,合称为新马泰。新马泰位于亚洲东南部,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邻近地区——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政区图”。
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引导学生读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
1.范围和国家:
(1)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东南亚包括11个国家, 哪些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接壤?
内陆国:老挝。
临海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文莱。
岛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与中国接壤:越南、老挝、缅甸。
2.重要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 “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东南亚,北半球和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南部,北靠中国大陆,南部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
纬度位置
10oS—25oN,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总结:东南亚南北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东西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在“十字路口”,自古为重要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更是“十字路口”的咽喉。
多媒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图。
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并总结: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让学生阅读以下资料,了解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意义。
材料一: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但日本工业高度发达,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料和能源。日本进口原料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马六甲海峡输入。因此,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
在学生阅读活动完毕后,使用动画资源【地理地图】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的重要性,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承接:从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气候
亚洲的气候
让学生读图看图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东南亚有哪两个主要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分布在哪里?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征?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比较: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马来半岛南部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承转:湿热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
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
问题:读图说一说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出口。
教师引导总结下表:
地位
国家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越南、缅甸、泰国
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泰国
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菲律宾
教师在讲到油棕的时候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播放【知识解析】油棕的价值这一视频资源,使学生了解油棕的用途和经济价值,为后续东南亚雨林的保护做好知识背景的铺垫。在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这一特点讲述结束后,使用动画资源【地理地图】动画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巩固。
典型例题:
例1.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请你找出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B.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该地区
C.连接了大洋洲和亚洲
D.赤道横穿该区,高温多雨
答案:D
解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该地区,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所在。所以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故根据题意选D。
例2.当漫步在新加坡海滨,扑面而来的是温暖的热带气息。令人神往的海滩,茂盛的橡胶园和油棕树,浓郁的宗教文化和众多的佛教建筑……无不吸引着旅游爱好者。“新马泰”所在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求量大
答案:A
解析:“新马泰”位于东南亚,该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和水分充足,为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故选A。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南北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东西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在“十字路口”,自古为重要战略要地;气候为炎热的热带气候,是历史悠久的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和出口地。
【板书设计】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和国家: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的气候
2.东南亚农作物及分布
课件26张PPT。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 东南亚
(第1课时)新马泰是指哪些国家?位于亚洲的哪个区域?课程引入东南亚包括( )和( )两部分。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中 国马 来 群 岛南
海大洋洲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包括11个国家, 哪些是内陆国?临海国?1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内陆国:老挝临海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文莱。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岛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与中国接壤:越南、老挝、缅甸。哪些是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接壤?东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半球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2重要的地理位置0°20°W160°E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的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北靠中国大陆,南部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2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10oS25oN10oS—25oN,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2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东南亚南北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东西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在“十字路口”,自古为重要战略要地。2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2重要的地理位置阅读以下材料,了解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意义。材料一: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但日本工业高度发达,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料和能源。日本进口原料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马六甲海峡输入。因此,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东南亚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哪里?热 带 季 风 气 候热 带 雨 林 气 候1东南亚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共同点:湿热适合种植: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水稻和热带
经济作物大部分位于23.5°N~10°S之间热带马来半岛南部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
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比较:11东南亚的气候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读图说说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出口国。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稻米东南亚粮食作物——泰国 、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为什么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橡胶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泰国橡胶年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油棕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拓展请观看视频,了解油棕的价值此环节可使用视频资源“【知识解析】油棕的价值”。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椰子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出口国。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蕉麻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2东南亚的农作物及其分布东南亚各国农业种植特点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例1.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请你找出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B.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该地区
C.连接了大洋洲和亚洲
D.赤道横穿该区,高温多雨D解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该地区,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所在。所以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故根据题意选D。
典型例题例2.当漫步在新加坡海滨,扑面而来的是温暖的热带气息。令人神往的海滩,茂盛的橡胶园和油棕树,浓郁的宗教文化和众多的佛教建筑……无不吸引着旅游爱好者。“新马泰”所在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求量大A 解析:“新马泰”位于东南亚,该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和水分充足,为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故选A。
典型例题课堂小结再见《东南亚》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2.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
1.【知识解析】吴哥窟:佛教建筑代表;
2.【地理探索】东南亚湄公河;
3.【地理探索】越南下龙湾;
4.【知识解析】新加坡资料卡片;
5.【活动设计】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东南亚各国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惊为天人的历史景观,吴哥窟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吴哥窟在东南亚的哪个国家吗?
教师可在使用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吴哥窟:佛教建筑代表,进行课程引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承转:除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吴哥窟,东南亚还有许多自然文化奇观,我们今天继续来到东南亚,一起领略它的美丽与神奇。
【新知讲解】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东南亚地形特点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讨论:东南亚地形有什么特点?
讲解:中南半岛北部多山地,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山岭很多,平原狭小,河流短促。处于两大地质运动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非常剧烈。
多媒体展示“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一找中南半岛上都有什么河流?
(2)这些河流发源于哪里?流向哪里?
(3)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
(5)找一找这些河流的沿岸都有哪些大城市?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
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
南亚的河流时,可根据学情,针对湄公河这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进行拓展学习,此环节的进行可使用视频资源【地理探索】东南亚湄公河。并向学生介绍这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
(2)均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流向太平洋和印度洋。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平原分布在中下游及沿海
(4)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5)河流流经城市和国家:
城市名称
流经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这些城市都是中南半岛上主要的大城市,它们都位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东南亚的重要农业区。
根据以上内容,学生思考讨论:
(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何好处?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何弊端?
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1)好处: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方便灌溉和引用;河运方便等。
(2)弊端:水灾、污染、地质灾害等。
承转: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到东南亚,英语水平较差的人,会不会有语言障碍?
回答:略
四、热带旅游胜地
讲解: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适当讲解)
多媒体演示展示以下地方的图片和视频。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风土人情:傣族的泼水节、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泰国泼水节
文字介绍:泰国泼水节又称“宋干节”,在每年的4月13日,历时三天,是泰国的重要节日。
泰国水上市场
文字介绍:曼谷水道纵横,这些河道基本上都变成了本地的水上市场,是泰国的一大特色,在曼谷周边有七大水上市场,这些市场都是名声在外。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在讲到水上市场时播放视频资源【地理探索】越南下龙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对东南亚的风土人情有感性的了解。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东南亚著名的国家——新加坡。新加坡号称全球第一的花园城市,每条道路,每条街道都有密集的绿化带。从天空俯望城市,如同城市建造在丛林当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知识解析】新加坡资料卡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拓展知识面。
丰富的美食:东南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饮食方面也是汇聚了四面八方的美食,这里的美食种类丰富,许多经典美食远近闻名,如海南鸡饭、菠萝饭、越南米粉等。
拓展阅读
讲解: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集中的地区,比如新加坡70%以上是华人、华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也占25%,他们大多会讲汉语。
引导学生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华人与华侨,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材料二: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可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课堂活动,进行课堂活动,了解东南亚的旅游区位优势,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这一活动可使用资源【活动设计】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小结: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直到今天,许多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等东南亚重要河流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进一步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规律,还有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典型例题
例1.东南亚的居民( )
A.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
B.多信仰基督教
C.以白种人为主
D.华人、华侨数量多,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
答案:D
解析: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以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数量多,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故正确的是D。
例2.以下旅游名胜不属于东南亚的是( )
A.马尔代夫 B.仰光大金塔
C.吴哥窟 D.曼谷水上市场
答案:A
解析:仰光大金塔、吴哥窟、曼谷水上市场属于东南亚的旅游名胜,马尔代夫属印度洋的岛国,不属于东南亚的旅游名胜,故选A。
【板书设计】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河流:
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 →水能丰富
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农业发达
3.城市分布 →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四、热带旅游胜地
1.名胜古迹——吴哥窟、仰光大金塔
2.风土人情——泼水节、下龙湾
3.新家破——花园城市
4.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华侨和旅游
课件25张PPT。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程引入观看视频,了解东南亚奇观之一吴哥窟。拓展此环节可使用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吴哥窟 佛教建筑的代表”。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东南亚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中南半岛: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形崎岖,平原狭小。马来群岛:1东南亚地形特点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拓展请观看视频,了解东南亚的湄公河此环节可使用视频资源【地理探索】东南亚湄公河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这些河流发源于哪里?流向哪里? 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流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
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河流上下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山区平原快慢水力发电 灌溉、航运等,是人口集中、农业发达的地方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 找一找这些河流的沿岸都有哪些大城市?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河流流经城市和国家: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这些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东南亚的重要农业区。东南亚河流与城市2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想一想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何好处?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何弊端?
好处: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方便灌溉和引用;河运方便等。
弊端:水灾、污染、地质灾害等。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名胜古迹四、热带旅游胜地泰国的泼水节:
又称“宋干节”,在每年的4月13日,历时三天,是泰国的重要节日。泰国水上市场:
曼谷水道纵横,这些河道基本上都变成了本地的水上市场,是泰国的一大特色,在曼谷周边有七大水上市场,这些市场都是名声在外。风土人情四、热带旅游胜地四、热带旅游胜地拓展请观看视频,了解东南亚著名的景点——下龙湾此环节可使用视频资源“【地理探索】越南下龙湾”。花园城市四、热带旅游胜地新加坡号称全球第一的花园城市,每条道路,每条街道都有密集的绿化带。从天空俯望城市,如同城市建造在丛林当中。四、热带旅游胜地拓展阅读材料,了解新加坡此环节可使用资源“【知识解析】新加坡资料卡片”。丰富的饮食四、热带旅游胜地菠萝饭海南鸡饭越南米粉材料一: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材料二: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华人与华侨,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四、热带旅游胜地四、热带旅游胜地 此环节可使用资源“【活动设计】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如需使用可打印此卡片。课堂活动了解东南亚的旅游优势条件课堂小结例1.东南亚的居民( )
A.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
B.多信仰基督教
C.以白种人为主
D.华人、华侨数量多,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
D解析: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以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数量多,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故正确的是D。
典型例题例2.以下旅游名胜不属于东南亚的是( )
A.马尔代夫 B.仰光大金塔
C.吴哥窟 D.曼谷水上市场
A 解析:仰光大金塔、吴哥窟、曼谷水上市场属于东南亚的旅游名胜,马尔代夫属印度洋的岛国,不属于东南亚的旅游名胜,故选A。
典型例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