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6 17: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平行四边形章节测试卷

范围:18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A=50°,则∠C=( ? )

A.40°???????B.50°???????C.130°??????D.150°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AD=2,则CD=(???)

A.3??????????B.2??????????C.1??????????D.5
3.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和AC的中点,已知BC=2,则DE的长为(? ?)

A.1??????????B.2??????????C.3??????????D.4
4.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添加下列一个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成为菱形的是( )

A. B. C. D.
6.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②,③,④四个条件中,选 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是正方形,现 有下列四种逸法,其中错误的是( )
A.选①② B.选②③ C.选①③ D.选②④
7.如图,在正方形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则的度数为( )

A.80° B.75° C.70° D.65°
8.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边上的中线,,则等于( )

A.3 B.4 C. D.
9.已知是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 ,,则点到、的距离分别是( )
A.3、5???????B.4、5???????C.3、4???????D.4、3
10.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中,,为边上的高,将沿所在直线翻折得,与交于点F,则的长度为( )

A.1 B. C. D.
11.已知一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10 cm和15 cm,其中一个 内角的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分别为( )
A.6 cm 和 9 cm B.5 cm 和 10 cm C.4 cm 和 11 cm D.7 cm 和 8 cm
12.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l,是对 角线,将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45°得到交于点E,连接交于点F,连接.则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是菱形;
②的面积是
③;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cm,BC=8c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__cm。
14.在中,,如果斜边上的中线,那么斜边_______cm.
15.如图,已知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成为一个矩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

16.如图菱形中,对角线于点O,过点A作于点H,已知,,则 。
17.如图,在矩形中, ,,在上任取一点,连接,将沿折叠,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则的长为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6,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内,在对角线上有一点P,使的值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6分)已知:如图,在中,,,分别为垂足.

(1)求证:;
(2)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0. (6分)如图,将菱形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菱形的对角线交点O处,折痕为.若菱形的边长为2,,求的长.

21. (8分)如图,在△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D作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于点F,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
2.若AB=8,AD=4,求BF的长.
22.(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F,交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
(2)连接,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3.(8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中,.

(1)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求证:
24.(8分)如图,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点P为正方形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P处,点C落在点G处,交于点H,折痕为,连接.

(1)求证:;
(2)当点P在边上移动时,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25.(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AB上两点,且BE=BF,过点B作AE的垂线交AC于点G,过点G作CF的垂线交BC于点H延长线段AE、GH交于点M.

1.求证:∠BFC=∠BEA;
2.求证:AM=BG+GM。
26.(12分)已知,正方形ABPD的边长为3,将边DP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PC,E、F分别为线段DP、CP上两个动点(不与D、P、C重合),且DE=CF,连接BE并延长分别交DF、DC于H、G.

1.①求证:△BPE≌△DPF;②判断BG与DF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PE的长度为多少时,四边形DEFG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3.连接AH,在点E、F运动的过程中,∠AHB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说出是如何变化的;若不改变,请求出∠AHB的度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进而得出∠A=∠C=50°.
故选:B.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和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
故选:A.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4.答案:C
解析: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
5.答案:C
解析: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当时,是菱形,故C正确.
6.答案:B
解析: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 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④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故选②③不能得出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B.
7.答案:B
解析:∵四边形是正方形,∴,
∵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B.
8.答案:C
解析:∵在中,为边上的中线,
∴,∵,∴,∵为边上的高,
∴在中,,故选 C.
9.答案:D
解析:作OM⊥AB于M,ON⊥BC于N,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AC=BD,∴OA=OB=OC=OD,
∵OM⊥AB于M,ON⊥BC于N,
∴AM=BM,BN=CN,∴OM、ON是△ABC的中位线,
∴;
故选:D.

考点:
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
10.答案:C
解析:由菱形性质知,由折叠性质,得,
所以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为边上的高,所以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为菱形的边长为2,所以,
所以,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如图,∵在矩形中,是角平分线,
∴,
∵,
∴,
∴。
∴。
∵点E分长边为两部分,
∴,∴,
∴,则,故选 B.

12.答案:B
解析:∵四边形是正方形,∴,,。
∵由旋转得到,∴,
在和中,,∴,
∴,∴,∴,
同理,∴,
∴四边形狀是菱形,①正确,∴,③错误。
根据题意可求得,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可求得,故,所以,即可得的面积是,②正确。
由①的证明过程可得,所以,即可得.,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④.故选B.
13.答案:28
解析:
14.答案:8
解析:在中,斜边上的中线,∴,故答案为8.
15.答案:答案不唯一,如:
解析:添加的条件是 (答案不唯一)
理由:,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答案为 (答案不唯一).
16.答案:
解析:四边形是菱形,
,,,,
,,
. ,
,.
17.答案:
解析:设,在矩形中,
∵,,
∴,,则.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
在中, .
∴.
在中,有,
即,
解得,即的长为.
18.答案:6
解析:如图,连接,
∵点B与D关于对称,点P在上,
∴,
∴当P在与的交点上时,最小,为的长度,
∵正方形的边长为6,

又∵是等边三角形,
∴,
故的最小值为6.

19.答案:(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在和中,,

(2),,

四边形是矩形.
解析:
20.答案:如图,连接.

四边形是菱形,
,平分.
,.
.
,.
由勾股定理,得.
沿折叠后A与O重合,
平分.
,易得为的中位线,
.
解析:
21.答案:1. 证明:∵DE∥BC,DF∥AB,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BD平分∠ABC,
∴∠ABD=∠CBD.
∵DE∥BC,
∴∠CBD=∠EDB.
∴∠ABD=∠EDB.
∴EB=ED.
∴四边形BFDE是菱形.
2. ∵ED∥BF,∠C=90°,
∴∠ADE=90°.
设BF=x,
∴DE=BE=x.
∴AE=8-x.
在Rt△ADE中,AE2=DE2+AD2.
∴(8-x)2=x2+42.
解得x=3.
∴BF=3.
解析:
22.答案:(1)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的平分线交于点F,交的延长线于点E,
∴,∴,

又在平行四边形中,,∴.
(2)由得为等边三角形,
∴,
又∵,∴,根据勾股定理得,
易证,∴,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的面积,
故。
解析:
23.答案:(1)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
设,
在中,①
在中,②
由①②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证明:作,垂足为F,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又∵,
∴,
∴,,
在中,,
∴,
∵,
∴,
∴。
解析:
24.答案:(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
又,

即.
又,

.
(2)的周长不变且为定值8.
证明:过B作,垂足为Q.如图.

由(1)知,又,,

.
又.
又,


的周长为.
解析:
25.答案:1.在正方形ABCD中, ,
在△ABE和△CBF中,
,
∴,
∴;
2.连接DG,

在△ABG和△ADG中,
,
∴,
∴,
∵,
∵,∴,
∵,∴,
又,∴,∴,
在△ADG中, ,
∴也是△CGH的外角,
∴三点共线,
∵∠3=∠4(已证),
∴,
∵,
∴.
解析:
26.答案:1.①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P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PD是正方形,
∴BP=PD=PC,∠BPE=∠DPF=90°,
∵DE=CF,
∴PE=PF,
在△BPE和△DPF中,
,
∴△BPE≌△DPF;
②∵△BPE≌△DPF,
∴∠EBP=∠FDP,
又∠FDP+∠BFH=90°,
∴∠EBP+∠BFH=90°,即BG⊥DF
2.当PE=时,四边形DEFG为菱形;
理由如下:
在正方形ABPD中,BP=PD=3,
∵PE=,
∴EF=,DE=PD﹣PE=,
∴EF=ED,∵BG⊥DF,
∴EG垂直平分DF,
∴GD=GF,
∵∠PEF=∠PDC=45°,
∴EF∥DG,
∴∠EFD=∠FDG,
∵DE=EF,
∴∠EFD=∠EDF,
∴∠EDG=∠FDE,
∵BG⊥DF,
∴∠DEG=∠DGE,
∴DE=DG,
∴DE=DG=GF=EF,
∴四边形DEFG是菱形;
3.45°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