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6 18: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除了摄入肉食之外,中世纪的人们也会摄入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蔬菜为富含蛋白质的蚕豆和豌豆,新鲜或者晾干吃的一些菜豆、扁豆、卷心菜、胡萝卜、莴苣、甘蓝、洋葱……水果有樱桃、草莓、桃子、无花果、扁桃、榛子、胡桃、栗子、李子、梨子、苹果、木瓜……十字军东征之后又多了杏子、甜瓜。

——《中世纪的生活》
中世纪欧洲餐桌上丰富多彩,得益于什么?这产生了哪些连锁反应?





西
当一个穿越时空的“吃货”, 回到千年前的西欧,想想看,能够在当时农民的餐桌上吃到些什么食品?
“ 农奴莫罗的诉讼案”
人生轨迹:出身农奴——巴黎商人——捐赀[zī]慈善
——选自《中世纪晚期法国农奴制的瓦解》
农奴
富商巨贾
自由和财产
西欧发生了什么变化?农奴莫罗是怎样实现人生逆转的?
知识:
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理解租
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
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
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本课众多问题,培养
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11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年--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长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农民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对附近庄园的农奴颇具吸引力
把地租给
雇佣贫农
商人把生产者集中起来,商人提供原料
厂房、生产工具等一切生产资料;
生产者只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商人成了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工
人则只需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赚取工资
他们之间也变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请思考:今天我们学的是西欧“步入近代”哪一方面的表现?它在西欧步入近代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近代化】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
①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③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步入近代
两大“场”
手工
工场
租地
农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两个阶层
资本主义产生
一场运动(垦殖运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