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考点说明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语言应用E。所谓“病句”指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和客观事理以及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考纲明确规定了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辨析”即对病句进行识别和分析。“修改”是在熟知病句类型的基础上,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诊治语病。对病句进行准确辨析,找出病因,这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对病句的修改能力,必须建立在对病句辨析能力的基础之上。准确辨析并修改病句需要具备两项能力:一准确把握几种主要病句类型的能力;二能够分析梳理句子,并筛选出病句的能力。
二、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
辨析病句是课标全国试卷中必设题型。辨析病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题型稳定。修改病句,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常与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一起考查,综合性强,难度相对较大。
三、知识网络建构
考查角度一:辨析病句
辨析病句是高考试卷中病句考查的主要类型,是各地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考查形式。
【典题】(2019新课标卷Ⅰ)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C
【解析】ABD项,“使得”前无主语。另外,“使得”和“是”搭配不当。
1.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具体表现在:定语次序不当、状语位置不当、虚词位置不当、短语次序不当、主客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①定语次序不当
例:我先来到展厅后面的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解析:定语次序不当,应该为“是一个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
②状语位置不当
例: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解析:此句中状语位置不当,应将最后半句调整为“因五十年前最初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③虚词位置不当
例: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也会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解析:此句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
④短语次序不当
例: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析:本句短语次序排列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⑤主客颠倒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解析:此句犯了主客倒置的语病,应改为“青年人对于焦裕禄这个名字”。
⑥分句位置不当
例: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解析:分句位置不当,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位置。
2.搭配不当
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既有一定的规范性,又有一定的约定性,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具体表现在: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附加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例: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自然与人”“随风生长”不搭配。
②动宾搭配不当
例: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应为“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③主宾搭配不当
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解析:句中“问题”是“过程”属于主宾搭配不当。
④附加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解析:附加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⑤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解析:“国力的强弱”是两面,“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面,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球员们深深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解析: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而是”改为“而且”。
3.成分残缺或赘余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就要结构完整,如果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就不清楚,就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毛病。相反,结构完整、句意明确的句子,如果再多一些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
①主语残缺
例: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解析:此句中介词掩盖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应去掉“关于”。
②谓语残缺
例: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解析:此句缺少谓语动词,可增加谓语“有”,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
③宾语残缺
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解析:此句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需要”。
④宾语中心语残缺
例: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技术,呈现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解析:“呈现”缺少宾语中心语,造成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增加“动人场景(情景)”。
⑤成分赘余
例: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解析:句中语义重复,“善款……用于”与“费用”重复,所以将“费用”去掉。
4.结构混乱
在语言的表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纠缠不清,就会造成句子的结构混乱。主要表现为句式杂糅、藕断丝连、中途易辙。
①句式杂糅
例: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解析:此句出现句式杂糅,“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
②藕断丝连
例: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学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解析:画线句子既作了前一个句子的宾语,又作了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属于藕断丝连。
③中途易辙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属于中途易辙,可删去“对”。
5.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和推理失误造成语病。常见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自相矛盾、不合事理等。
①分类列举不当
例: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解析:句中“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
②否定失当
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句中多重否定不当,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③自相矛盾
例: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千米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解析:数量上前后矛盾: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300千米左右”则是一个概数,应删掉“左右”。
④不合事理
例: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日久弥坚。
解析:“反之”的意思是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此处明显不合事理逻辑。
6.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令人费解,即一句话没说清楚,让人无法理解。另一种是产生歧义。
产生歧义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词义不明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解析:句中“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这篇文章的人”。
②修饰不明
例: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解析:有歧义(表意不明),是“校长和其他∥的学校领导”(一个学校内),还是“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多个学校)。
③指代不明
例: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解析:此句有两处错误,首先,第一个“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还是“另外的第三人”?其次,“哭泣”“遭遇”动宾搭配不当。“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应该用“哭诉”。
④结构不明
例: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可以看成主谓短语,也可以看成偏正短语。由此产生两种理解:一种是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非常气愤;一种是大家对护林员揭发问题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
考查角度二:修改病句
如果出现了病句,就应找出原因,作出修改。修改病句就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修改病句在个别省份的高考试卷中时有出现。
【典题】(2011·安徽高考)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③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④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现,我省基本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
⑤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电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序 号 修 改
解题思路:本题把常见的语病选择题变为直接修改病句的题目。第①句属于成分赘余;第③句成分残缺,即缺主语,删除第一个“在”后,让“丁俊晖”做句子的主语;第④句属于用词不当;第⑤句不合逻辑,大家不会去期待信任危机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
参考答案:
序 号 修 改
① 删除“超过”,或删除“多”
③ 删除第一个“在”
④ “显现”改为“显示”
⑤ “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针对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3.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淸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有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5.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必备的要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张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 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到 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0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 1 万公里、在建规模 1.2 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 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答案详解
1.【答案】D【试题解析】A项,前面有两个事件,一个是“看够了”,另一个是“游玩”,后文的“这”指代不明。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每当火车鸣着汽笛”。C项,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
2、答案:C解析:A项,不和逻辑,“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3、(重庆卷)【答案】①;在“已进入”前加“重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夜景……进人……城市之一”,配搭不当,造成后一分句缺主语。(或将“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改为“已成为世界四大城市夜景之一”)
4、(广东卷)【答案】A
B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
C项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采集起来……”
D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5、(湖南卷)【答案】C
【解析】一看搭配, “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必备的要素精神财富
6、(江西卷)【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要求”和“具有”之间应该有个词语作“具有”的主语。
B、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C、不合逻辑。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7、(湖北卷)答案A【解题思路】B成分残缺。应为“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语意不明。应为“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指代不明 D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应为“不仅公民”,后面“集合……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8、(辽宁卷)【答案】(3分)D
试题分析:A. 成份残缺。B.两面对一面。C搭配不当,或成份残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