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巩固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巩固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6 20: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9年全国卷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大纲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要求。
2、把握“正确使用词语”题的备考策略。
3、厚积薄发,学以致用。
学习重点:
近义实词﹑成语辨析技巧与运用
一、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该部分的考察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题型。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在高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察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察点。综观年近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察有如下特点:
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和近义词语辨析类试题交替考察。如课标全国卷2018高考在语段中考察近义成语辨析,2016—2017年给出了6个语句,并分别编为四组,让学生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摒弃了2015年近义成语选词填空的考察形式。
三、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并进行记忆,分类巩固。
经典引领—实词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农民眼中的文化,简单而朴素。让百姓唱主角,就要通晓民意,体察民情。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投入经费建设了农家书屋,有的却——。究其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没有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喜好,把钱花在了刀把上。“十里不通风,百里不同俗”,参差百态方能体现文化之美。文化部门应当对乡村文化的差异性予以充分——。用“百姓点菜”代替“政府包办”。
A、渺无人烟 一意孤行 尊重 B、无人问津 一厢情愿 尊重
C、渺无人烟 一厢情愿 尊崇 C、无人问津 一意孤行 尊崇
析:“渺无人烟”,一片渺茫,没有人家。“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这里指没有人来看书,用“无人问津”。排除A、C项。“一意孤行”意在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这里强调有关部门不考虑客观实际按照单方面意愿形式,用“一厢情愿”,排除D项。“尊崇”:表示对人或对事物的尊重和推崇乃至于崇拜。这里并没有推崇、崇拜的意味。用在此处不恰当,应用尊重。综上,故选B。
经典引领—实词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理念和激情——的结果。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A、催化 一脉相承 各有千秋 B、催生 一脉相承 平分秋色
C、催生 相辅相成 各有千秋 D、催化 相辅相成 平分秋色
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催化重在“化”,即转化、催化、加快转化。催生重在“催”,产生新事物,加快产生新的事物。结合理念和激情的分析选用“催生”。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相辅相成:两件事物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结合“密不可分”分析,选用相辅相成。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结合“两者在呈现方式上”分析,选用“各有千秋”,综上分析,选C。
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考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

2、析异。再去掉相同语素之后,应该辨析不同语素的含义。具体方法有:一是通过常用义区别近义实词,二是通过组词法区别近义实词。

3、辨析语境,代入解答。在区分了不同语素的常用义后,仔细辨析语境,将所理解或组成的词语试着代入原句语境,看哪一个合适即可得出答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实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民俗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过去某些学者看来比较——,仅限于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及某些比较古怪的风俗;现在比较广阔,如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组织、岁时风俗、人生礼仪以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文化等。民俗学的主要任务是用实地——的办法,把长时期被蔑视、被抹杀的民族基层文化资料——起来以科学整理,进行精密分析、论证,揭示产生的社会原因,生长、消亡及传承、传播的规律,揭示它的社会作用。
A、受用 狭隘 勘察 搜集 B、享用 狭窄 调查 收集
C、受用 狭隘 调查 搜集 D、享用 狭窄 勘察 收集
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受用”享用,得意,但有被动之意。“享用”:指使用或者食用某种东西而得到满足的意思。这里没有被动的语境,所以第一空选“享用”;“狭隘”:宽度、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阔。“狭窄”:宽度、范围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此处两者可以通用。;“勘察”: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此处对象是“文化资料”,应该用“调查”;“搜集”:搜寻聚集。“收集”:使聚集在一起。因”基层文化资料“不需要“搜寻”,只要“收集”即可,故选“收集”,综上,选B
经典引领—虚词
1、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父亲是一个裁缝,他——是从一个小村庄来到这里的,在很多方面不及大城市的居民,——对针线活有十分精细的感受。——,他也把他那带有独特风格的感受和理解,带进了他的作品里面。他是行针走线的艺术家,却——不在意钱挣得多还是少。
A、尽管 而且 但是 并 B、虽然 却 而且 并
C、虽然 而且 但是 也 D、尽管 却 然而 也
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作答时,懂得各类关联词的作用,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关联词位置不能放错,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不能滥用关联词等。结合“从一个小村庄来的”,“对针线活有十分精细的感受”分析,此处应为转折的关联词,故排除A、D。结合“他也把他那带有独特风格的感受和理解,带进了他的作品里面”与前面的内容是并列关系,“但是”表转折,故排除C项,故选B。
虚词是指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的使用,偶尔也涉及助词。
1、看词性异同。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也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准确使用。例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
2、看搭配情况。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这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例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区别是“不但”后必须是否定内容才能与“反而”搭配。
3、看语气辨析。主要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是不如前者强烈。

4、看表达关系。虚词用来表明或者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关系的作用,所以考生可以通过辨析词语、句子之间的关系来辨析虚词使用是否恰当。有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5、看位置辨析。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等。
经典引领—判断成语正误
1、以我们势单力薄的现状,编印这么一套文献丛刊,谈何容易,即使全力以赴,也只怕绠短汲深,所以还望各位专家同仁们多多指导帮助。( )
析: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于谦辞。符合整体语境的意思。
2、在此次专项巡查行动中,有关部门发现5家企业存在皮里阳秋现象,表面答应不再向违章建筑提供土方,并签署了协议保证书,但暗中依然照做不改。( )
析:皮里阳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此处理解有误,和“表面答应”“暗中依旧不改”的语意不符,应改为“阳奉阴违”。
3、有些具有历史声望的传统媒体,观念陈旧老套,机构尾大不掉从而难以应对网络媒体的各种挑战,在消颓不前中失去了竞争力。( )
析:尾大不掉:尾巴太大,调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符合语境。
?
?
?
经典引领—判断成语正误
4、一幅尘封了100多年的油画,经过专家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x光扫描,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颗沧海遗珠终于可以在世人眼中大放光彩了。( )
析: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再次句中指画作,使用对象有误。
5、对于领导来说,俯下身子,认真听取接纳下属的意见,有时可能从善如登,比较困难,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发展的活力。( )
析:从善如登:比喻做好事很不容易。不是指“接纳别人意见比较困难”的意思,成语理解有误。
6、有信仰丧失、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一傅众咻,青年人怎么可能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呢?( )
析:一个人教,众多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符合语句所表达的社会环境对青年人影响的意思。
?
?
?
经典引领—判断成语正误
7、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消息传来,人们弹冠相庆。( )
析:“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讲有官可做(含贬义)。
8、有得之人为官,虽然生活清贫,但活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
析:“光明磊落”比喻真相大白;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9、小李一个月来夙兴夜寐,争分夺秒,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终于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
析:“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恰当。
10、暑假期间,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享受阅读,享受生活”的大型阅读活动,部分书籍打折销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
析:“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
?
?
?
巧做熟语题
三个注意: 1、理解生僻的关键语素。
2、挖掘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仔细分析成语的意思。
两个找准:1、找准句中相关的暗示信息。
2、找准成语与句子的切合点。
十看: 1、看词义,辨望文生义
2、看对象,辨张冠李戴
3、看色彩,辨褒贬误用
4、看语气,辨谦敬错位
5、看重复,辨重复赘余
6、看程度,辨轻重不分
7、看功能,辨功能紊乱
8、看多义,辨顾此失彼
9、看语境,辨前后矛盾
10、看语索,辨易混误用
两种意识:1、陌生成语未必错误
2、比对排除找准角度
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学工作。
2、不绝如缕:向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机或声音细微悠长。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4、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粟: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距离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2、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种大型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4、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2、豆蔻年华: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的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刀舞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破镜重圆:形容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团圆。 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词。
9、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0、休戚相关:指彼此见祸福相互关联。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有:
漠不关心、侃侃而谈、出奇制胜、妄自菲薄、发扬光大
置若罔闻、津津乐道、身体力行、熟视无睹、乐此不疲
自怨自艾、信手拈来、视而不见、肝胆相照、耳濡目染
求全责备、和盘托出、司空见惯。


选词填空:
1、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哪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祸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或坏事情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前者重在发生前防止,后者重在萌芽状态制止。根据语境中的从小事做起,细小的苗头,可能酿成大祸,可知此处应选防微杜渐。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所建37栋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坏的后果。自作自受: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前者侧重于结果,后者侧重于过程和结果并举。根据语境,强调结果,此处应选用“自食其果”
3、我们在阅读各种媒体的文章时,理解必须全面,如果——,很可能歪曲本意。(生吞活剥/断章取义)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机械地搬用经验、方法、理论等;也指生硬的拉扯。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的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话的意思。语句说的是必须全面理解,断章取义涉及片面与全面的问题。所以选断章取义。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我却独爱此两句。(多如牛毛/盈篇满籍)
多如牛毛:向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含贬义,一般用于不好的事物。盈篇满籍:指写满了篇章和书籍。形容内容多而丰富。多用作褒义。所以选用盈篇满籍。
5、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水到渠成/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用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即功到自然成。根据“整体性”的语境,应选用一以贯之。
1、下列各句加粗标红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忠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恰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战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B
析:①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适用对象不当。
②敬忠如始:在即将结束某项事情之时,应该像才开始一样富有朝气地干下去。使用正确。
③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使用正确。
④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不着边际。使用正确。
⑤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贬义词。情感色彩不当。
⑥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贬义词。情感色彩不当。
综上,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粗标红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次班会上,同学们都认真地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广开言路,坦诚交流,共同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能获知离散亲友的一点讯息,对饱受战争之苦的叙利亚百姓来说,可谓空谷足音。
③合肥市羽毛球队选手王静瑶挑战实力相当的淮南选手,经过五轮艰苦卓绝的交战,最终兵不血刃,以3:2获得胜利。
④来到宣城、黄山一带能看到许多古村落都密布着粉墙黛瓦马头墙,它们似乎千篇一律,却又风格各具有、造型独特。
⑤针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课桌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下发文件,提醒所属学校在选购时注意甄别。
⑥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将其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A
析: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对象误用。
空谷足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听到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言论。使用正确。
兵不血刃:武器上没有沾血。指没有经过战斗就去得了胜利。与语境矛盾。
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使用正确。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对象错配。
上下其手: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此处望文生义。
2019课标卷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 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 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
2019年全国3卷
D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应选“联想”。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或规定范围。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外在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亢奋不已”贬义色彩故不合语境。“不绝如缕”双义,分别指声音细微幽长和情势危急,“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语境中用于数据传播合适。
先看看高考题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
考点解读
3、 高考考查的常用“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
2、考查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3分),历年考卷大多都要求利用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以及不同的语言背景作出正确的判断。
1、高考《考纲》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在具体语境中常用词语的用法。
2019课标卷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二)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了生机。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的工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
B. 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
C. 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
D. 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
?
2019年全国1卷
D【解析】“边缘化”指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侧重于表达越来越不被重视的意思。“私人化”指向大众化的反方向移动、变化。从文中的“被社会遗忘”来看,应填“边缘化”。从搭配来看,第二处应填“焕发”。“制约”强调外在因素的约束;“约束”则内外因素皆可。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结合前文“禁”的意思,最后一空填“修身养性”。
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卷2)(三)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オ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
【解析】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无疾而终: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名垂青史: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
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这道题用排除法,首先我们知道戏曲应该是在复制和模仿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寿终正寝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影响的,最后灭亡。所以应该选寿终正寝。接下来,名垂青史是长时间的影响,名噪一时是某个时期名声大。此处应该选择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博采众长是去采纳,在文段中通过“胸怀”“眼界开阔”“探索”,艺术大家的选择是采纳各个大家的优秀品质,按图索骥是守成规,按找线索去寻求,照猫画虎是一味模仿,通过全文角度来看,是跳出模仿,不满足于模仿。因此选C
(2018年天津高考)(四)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一段古潭般——的河湾。一片暗绿色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案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的竹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
析:深邃:深;深奥。幽邃:(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此处形容悄无声息的河湾,用有“深而幽静”之意的“幽邃”较为合适。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弯曲;(事情发展,故事情节)复杂,变化多。此处用来形容弯弯曲曲延伸的流水,与”蜿蜒“的第二个意思最为契合。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 时间上的间隔远。此处形容“枝头树梢”的少,用稀疏较为合适。综上,故选B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