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 (共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 (共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6 22:0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你知道吗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由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气息 )和(地方色彩)。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望洞庭》就是他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光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
月明星稀
水天一色
宁静和谐
朦朦胧胧
银光闪闪
知识性问题:
1、注意以下生字:庭 禹 和 潭 螺。
有感情的朗读本诗,并用“/”标出诵读节奏。
探究性问题:
2、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哪些词或哪些诗句?
3、通过诗文,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yǔ (大禹)
hé(和好)
luó(田螺)
tán (潭面)






tíng (庭院)
hè(附和)
huó(和面)
hú(和牌)
huò(掺和)




刘禹锡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望 洞 庭
刘 禹 锡
探究性问题:
1、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哪些词或哪些诗句,请说一说?
2、通过诗文,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十三岁的刘禹锡踏上仕途,三十三年岁成为政治改革的核心人物,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以失败告终,他接连被贬。四十二岁回京,第二年又外方为连州刺史,后又担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五十四岁从河州召回洛阳。
经历了人生的喜悲、风雨之后,刘禹锡走向成熟。这次虽是被贬到和州赴任,但已大彻大悟、宠辱不惊。眼前洞庭水月的和谐,山水的和谐,使他从过去痛苦中走出来,在明月清辉之下,在碧波万顷的湖边,诗人平和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宁静融为一体,于是一首诗从心底汩汩流出。




刘禹锡

反馈训练:
1、《望洞庭》是 朝诗人 在月夜遥望洞庭湖而写下的一首山水诗,全诗用了 的修辞,把洞庭湖比作 和 ,把 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 之情。

2、我能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刘禹锡
比喻
铜镜
银盘
君山
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
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
我知道了:
我学会了:
我感受到了:
我……
我的收获
望 洞 庭
刘 禹 锡

秋 月 ,潭 面 。

, 一 青 。

湖 光
洞 庭

遥 望

镜 未
两 相
山 水 翠
白 银
无 风
盘 里
背一背

1 我能有感情的把古诗《望洞庭》

背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 我还能默写古诗《望洞庭》。

3 我还能把古诗《望洞庭》画成一

副画。

4 我要把《望洞庭》进行古诗新唱,

以表达我对这首古诗的喜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