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感受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学习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关爱青年、热爱生活、奋斗不止的高尚品质。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
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
县一个乡绅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她的一生在苦难中挣扎、抗争,1942年病逝于香港。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位中国文坛三、四十年代的优秀女青年,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深厚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写作背景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咳嗽( ) 调羹( )
校对( ) 揩( )
悠然( ) 阖( )
薪金 ( ) 疙瘩( )ké soutiáo ɡēnɡkāihéjiàoyōu◆生字词xīngē da 识文辨字【揩】擦,抹。
【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绝: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词语解释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概括)。整体感知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四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鲁迅的笑声 2、鲁迅走路的姿态
3、到鲁迅家做客 4、鲁迅开玩笑
5、我受鲁迅的影响变得乐观 6、读青年来信
7、不在意原稿、校样 8、许先生的忙碌
9、看电影 10、翻书休息
11、待客和工作 12、“吃鱼丸”一事
13、认真包书 14、病中工作详写详写详写 本文的行文结构较为特殊,作者捕捉了十四个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片段,借助这些丰富的生活片段,共同拼接和描绘出充满生活气息的鲁迅形象。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不过多的注重文章记叙事例的先后顺序、逻辑关联等,而是要注重通过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感知鲁迅先生的性格,体会语句背后的深意,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对鲁迅先生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找出一些你觉得描写特别精彩的人物细节,并思考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品读细节示例1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笑得咳嗽起来”,这是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外在的行为,表现的是鲁迅内心的坦诚、质朴和热情。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示例2 “抓”“扣”“伸”“走去”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了鲁迅先生走路时敏捷的姿态,体现了他干练、果敢的性格特征。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盒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的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示例3 我做的韭菜盒子其实并不好吃,但鲁迅先生还是吃的很开心,体现出他简单随和、体恤小辈的性格特点。鲁迅先生本身胃不好,在饭桌上询问许先生自己能否再吃几个,言辞间自然流露出了对妻子的尊重与爱意。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示例4 鲁迅先生有意跟作者开玩笑,体现了他风趣幽默的一面。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示例5 着重写鲁迅先生“坐着”,给人一种像雕塑的感觉,突出了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示例6 从“方方正正”“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整整齐齐”这几处细节,可以看得出来连包书这样的小事鲁迅先生都是非常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对待。 通过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朗热情、热爱生活、关心青年、关爱家人、严谨认真、忘我工作的平凡而又伟大的鲁迅先生形象。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呢?”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逻辑联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章,却成为了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你觉得这样写有何妙处呢?写法探究 (1)更真实。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形象,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而不是抽象的说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先生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诸多方面的感人之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全文除了许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慨,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疼。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赞美了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字里行间流露着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小结 文章最后一个片段中这样写到: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身体的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拓展延伸课后大家不妨找来《死》这篇文章读读,体会鲁迅先生此时的想法。课堂小练习 1.文章中所反映的鲁迅先生的伟人风采是多面的,对青年,他关怀备至,对朋友,他__________,对工作,他__________,对孩子,他民主关爱。参考答案:热情相待 忘我执着 课堂小练习 2.文章开头写鲁迅的笑声和走路姿态,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开头就写鲁迅先生的笑,不但体现了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性格,还拉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可亲可爱的慈祥长者形象。写先生的走路姿态,则体现了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预习任务:
请同学们预习语文书第24页至第26页的内容,下节课将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