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1课
二战的扩大和转折
课标要求:
了解国际反法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一、苏德战争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希特勒《我的奋斗》书影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的世界的决定性步骤,德国为此进行了哪些准备?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法 国
德 国
意
利
大
大
西
洋
地
中
海
苏
联
黑 海
列宁格勒
斯摩棱斯克
基辅
奥 地 利
丹麦
希 腊
匈 牙 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波 兰
列宁格勒
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不宣而战、全面进攻
巴巴罗萨计划
1、背景
(1)必要性: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可能性: 初期全部或部分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
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2、结果:苏军初期失利,损失惨重;
德国仅三个月就占领基辅,包围列宁格勒,
逼近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战役——苏德战争扩大
原因:为迅速打败苏联,消灭红军主力
2、概况:1941、9德军出动180万人,1700辆坦
克,1390架飞机,命这次行动为“台
风行动”
3、结果:1942初,苏联军民取得胜利;
3、影响
对苏:损失惨重,但打破了德军陆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 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2)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
速了德国的失败;
(3)对整个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美英
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
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思考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⑴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
采用闪电战术,让苏联猝不及防;
⑵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麻痹苏联,
苏领导人对希特勒冒险性估计不足;
备战不从充分;
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丧失大批有
能力的指挥员;
莫斯科保卫战成为20世纪
“一个冬天的神话”
思考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原因?
二、太平洋战争
爆发:1941、12珍珠港事件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美日矛盾激化
(2)客观因素: 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3)直接原因 :美英对日实行的贸易禁运的打击,
矛盾激化;
(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 助长了
日本的侵略;
珍珠港
珍珠港-西弗吉尼亚号和田纳西号
珍珠港-被炸基地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建在“亚利桑那”号战舰上的珍珠港事件历史博物馆
对日:
对美:
整个战局
对亚太:
战术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埋下失败祸根。
损失重大,对日宣战
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日取得亚太主导权;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真正成为世界大战;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影响
日军占领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
日趁机扩大战果——摘取亚太领导权
这是一幅二战时期的宣传画,它号召什么?结果怎样?
思考: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1、过程
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背景事件 时间 标志性事件 结果
1940德英战争爆发 1941、3 美国会通过
《租借法案》 美英结盟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6 英美宣布支持苏联 英美改变对苏政策,加速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1、8 英美签署《大宪章西洋》苏表示 支持 加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1 英美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阅读教材及分析上表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重要原因:法西斯疯狂侵略,迫使反法西
斯力量由分散走向联合;
根本原因:法西斯成为人类主要的威胁;
主观原因:英美等西方大国认识的转变;
直接原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影响
①团结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宗教信抑的国家,
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
②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③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
1.苏德战场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1)原因
①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
城市,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②该城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具有重大的
政治意义。
(2)方式:德军由全线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2)经过:
苏军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全歼德
第六集团军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毛泽东
①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② 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3)意义:
“纳粹”胜利快车走到了尽头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下沉
2.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中途岛海战
①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
(1)原因
美军破译日军密码,
日军在海战中惨败;
(2)概况: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军苍龙和飞龙号航空母舰
美舰载40毫米高炮向来袭日机猛烈开火
中途岛海战中美、日损失比较
国家类别 航空母舰 飞机
(架) 人员
(人)
日本 4 322 2000
美国 1 147 307
对美: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 主
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
(3)影响:
对日:让日本丧生了制海权和制
权,丧失战略进攻能力;
对整个战局:对二战形势的转变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1942.10
3.北非战场——1942、10阿拉曼战役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1942年德意军队进攻阿拉曼,开罗告急
①英方:蒙哥马利 ②德方:隆美尔
德意军队损折过半,全线西撤
对阵双方:
结果: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对二战形势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盟军进攻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创造了条件;
阿拉曼
阿拉曼战役
1942年秋
“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
—丘吉尔
巩固小结
1、认识由于世界各种力量内耗,未形成对抗法西斯合力,使二战爆发;后认识到通过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合力,打败法西斯。
2、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