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巩固
1、我国陆军有哪几大兵种?
2、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后又组建了什么舰队?
70年代我国海军发展情况?90年代后出现了哪些兵种?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
3、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的歼击机是?
4、我国导弹部队建立于什么时间?名称是?主要任务是?
由哪三支部队组成?2015年部队更名为?
5、五大战区、五大兵种、形成了什么格局?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国外共缔结过近1200个条约,基于“弱国无外交”这一基本丛林法则,这些条约基本都是不平等条约,涉及对中国的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传教权......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外交特点?
屈辱外交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不平等
无自主权
不独立
政治:我国面临的是无尽的屈辱和历代反动政府留下来的许多不平等条约。
经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安定民生,巩固胜利。
回顾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国内环境
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大陆军事包围示意图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实行封锁和禁运。
1947年-1991年
国际形势
分析:新中国初期我国应该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声明
史料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
新中国第1任外交部长
中国第11任外交部长(现任)
王毅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外交方针
中苏建交。
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成绩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影响
(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另起炉灶】:新中国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______等
______个国家建交。(苏联的对华态度:_____________)
2.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态度,实行___________政策,不与中
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美帝国主义态度:_______)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苏联
17
认可和帮助
敌视
外交孤立
封锁
禁运
敌视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美国
外交孤立:敌视
外交承认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支持;
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毛泽东和斯大林
为加强中苏两国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949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按照 、 、 、
、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印度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 、 ,分别与印度总理 、
缅甸总理 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印度
缅甸
尼赫鲁
吴努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 的基本准则 。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影响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保证
核心
基础
目标
标志着中国
外交政策
走向成熟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平等、和平,这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日
内
瓦
会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议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万隆会议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①背景:
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进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危机四伏的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时间
1955年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万隆
会议性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的中心问题 ?
讨论维护和平、民族独立和发展民经济等问题 。
万隆会议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 1955年
A国: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一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B国: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C国: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想一想: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
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周总理当机立断,把原来准备的发言以书面形式散发,针对会议出现的情况,在大会上作了一个补充发言
求同存异
材料一: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维护和平、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攻击中国
会议本来是什么航向
偏离的航向指什么
重回航向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材料二:万隆会议 7天,留给历史这样一组数据:168小时中,总理合计睡眠只有13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会。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
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
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
1、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苏联把外交变为科学
中国把外交变为艺术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周
恩
来
外
交
轶
事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周
恩
来
外
交
轶
事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周
恩
来
外
交
轶
事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周恩来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成立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1)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建国第一年
外交成就
2.20世纪50年
代外交成就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