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4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7 16: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高中统编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XX物业保安年终个人工作报告总结_1
XX物业保安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以下是关于XX物业保安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20XX年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已圆满落下帷幕,我们将满怀信心、齐心协力地开创20**年的新篇章。我部肩负着XX公寓各区域的治安、消防、物业秩序维护管理及公司财产、人生安全等多项工作任务,在20XX年6月1日我部进驻XX公寓以来,在公司及项目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强有力的带领及其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帮助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我部全体保卫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项目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项目赋予我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对我部进驻XX 公寓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利于在来年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再创佳绩,现将我部具体工作情况总结
一、08年区域安全保卫状况。
我部共有保安人员17名,在项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有关规定和决策,紧紧围绕"抓队伍建设,树公司形象"的服务理念,以确保"项目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宗旨。全年来,共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及群体性事件2起;劝阻一起业主私自安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兴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社会矛盾
(4)产业结构
(6)社会政策
(1)经济政策
争取民权,反对战争
(2)国际经济
构建国际经济体系
(3)科学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5)阶级结构
中间阶层
1.含义
2.理论
5.特征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6.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调节生产,加大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发展经济,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3.措施
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目标
通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国际的收支平衡。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理解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倾倒牛奶
失业后的求职者
排队领取救济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轰炸后的断壁残垣
战场上的血腥杀戮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苏军的钢铁洪流
材料三: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材料四: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4)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凯恩斯主义理论
国家必须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5)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
材料五:
扩大
政府开支
2、国内经济政策调整
制定
发展计划
利用
杠杆调控
美国政府采购比重比例最高:
1960年19.8%
1970年22.3%
1980年20.8%
1955年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
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①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20世纪50—60 年代
特点:
(2)20世纪70年代
1950-1973 1974-198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 6% 2.4%
通货膨胀率 3.4% 9.9%
项目 期间(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
8.6
英国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
15.7
法国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
10.7
“滞胀”
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2)70年代以后——滞胀时期
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1.国企私有化
2.控制货币
3.削减公共开支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减少政府开支
2.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3.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3)80年代——
缓慢复苏
到1983年初,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低速持续增长。
美国经济“滞胀”漫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中普遍奉行的政策是 (  )
A.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2.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跟踪训练
A
B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
A
4.历史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图片反映出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C
5.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6.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为此,里根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C.降低个人和企业税率 D.增加福利支出
D
C
(1)构建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标志
宗旨
资金 来源 确定 原则 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不平衡
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
①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②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双挂钩一固定)
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调整
(2)构建国际贸易秩序——关贸总协定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协议除了处理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1995年发展为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性多边协定
国际性经济组织
以美国为主导
以美元为中心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三大支柱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贸易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得以稳定和维护。但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当时的美国(  )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8.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这表明世界银行意在 (  )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D
C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条件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表现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原子能反应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阿波罗11号
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停止。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诞生
英国核能发电站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宽带互联网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检测鞋质量的机器
工作人员通过因特网接收各地的订单
图说历史
9.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C.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
10.“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知识社会
产业结构
财富来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土地、劳动力
资本、能源、劳动力
知识、人才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原因
1950年 1980年 1995年
第一产业 6% 2.5% 2%
第二产业 28% 22% 18%
第三产业 58% 64% 72%
1950-1995年间美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表
1、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新中间阶层



新中间
阶层
阶级概念淡化
社会矛盾缓和
纵观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有一个相同点:有车有房的中产阶级在全社会人口比率都超过30%,瑞典等福利型国家这一比率甚至达到50%。根据目前的统计情况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年收入低于10万元,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是其中的主体,而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人群数量约1亿人,人口占比8%左右;家庭收入超过50万元的人群数量约在2000万人左右,人口占比不到1.5%。
——时卫干 中国社科院
2、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1、建立“福利国家”——社会政策
(1)含 义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成功实践
发展起来
日渐完备
缩小规模
(2)发展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二战后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只有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
现实需要
  罗斯福新政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无生活能力者提供救助。
经验借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可以更好地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物质基础
工人运动迭起,民众疾呼:“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
民众呼声
(3)“福利国家”的兴起的原因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史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英镑)
月收入(四口之家)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合作探究: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史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根据史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1)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2)原因: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5)评价:
积极: 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 但是,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反对消减社会福利的示威游行
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请你支支招:怎样做才能使福利国家更长久?
11.据下图推断,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 )
A.实现了社会公平
B.助长了好逸恶劳
C.抑制了贫富分化
D.激发了就业热情
B
12.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代”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A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国家干预,建立“福利国家”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矛盾的加剧,个人的觉醒,争取平等、民主、自由、和平,致力于改变社会,争取权利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运动一起构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风暴,深深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向着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2、社会运动的兴起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对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2、妇女运动,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3、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
答案在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子汉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望见天空
一个人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身后人的哭泣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13.下图是美国发行的纪念某一事件的银币,这一事件是哪一社会运动的产物
(  )
A.黑人民权运动
B.妇女运动
C.学生运动
D.反越战运动
A
14.美国全国妇女组织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后一直到本世纪初,组织了大量的争取妇女权益的游行示威活动。这说明(  )
A.美国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B.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
C.美国妇女已经获得了普选权
D.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无法缓和
A
15.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之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
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16.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B
B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看透本质
第三产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新经济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改革要不断深化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重视科技、教育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融入全球化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谢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