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7. 砂和黏土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砂和黏土的外部特征,学会区分砂和黏土的方法。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观察认识砂和黏土渗水性的不同,与植物生长环境方面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观察体验的经验:在用眼睛观察的同时,借助放大镜、自制渗漏教具等工具观察砂和黏土。 2、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思考,提炼出对于两种物质不同渗水性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各种感官的感知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形成对大地、土壤的爱惜的感情,有愿意继续探究土壤和植物关系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我校三年级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可能从来没有细心的区分过砂和黏土。没有深入的思考过。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砂和黏土又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带来他们对砂和黏土的研究兴趣。 知识上:本课施教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认识了岩石,初步学会区分岩石的方法,知道了岩石的一些用途,还渗透了岩石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 能力上:在水和空气单元中,初步学会了用多种感官去认识事物,并能较准确地根据观察目的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本课中,凭借他们已有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砂和黏土。丰富学生的观察经验和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认知特点:三年级学生处与认知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的教学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便于学生产生亲近感,熟悉感、自信感,容易形成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建立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砂和黏土的外部特征。 认识砂和黏土渗水性的区别及其与植物生长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自制实验用具设计实验,观察认识两种物质的渗水性的差异。
4教学过程
一、用前面知识引入探究主题
1、出示黏土泥塑物品图片,问题:这是什么?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能干什么?你还想知道它们的哪些信息?2、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可能提问:黏土是哪来的?)3、讲述:我们前边,认识了岩石,大家知道小块岩石是由大块的岩石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再继续变小以后,会是什么呢?
二、探究砂和黏土的特征,初步建立概念
(一)初步探究实验1:观察比较砂和黏土的颗粒大小、颜色差异;1、你发现砂和黏土有什么特点?(用眼观察外在特征)预设:它们的颜色不同2、关于这两种物质,你还有什么发现?请小组中学生分两组,一组体验砂的特点,另一组体验黏土的特点(用手捻、摸)3、学生分别汇报观察的情况:预设:砂的颗粒大,黏土颗粒小4、请学生把手清理干净,为下面的环节埋下伏笔。(因为两种物质的特点,黏土不容易清理)5提问:清理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学生汇报清理的情况:砂容易清理,黏土不容易清理)进行记录。表格1砂和黏土的特征记录表砂黏土颜色棕褐色淡黄色颗粒大小黏性渗水性6、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黏土的黏性强,砂的黏性小)(导入实验探究的方法)7、继续追问:它们的这种特点,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8、学生进行猜想、回忆知识积累。预设:可以在不同的地里种不同的植物。9、那么怎样分辨它们的粘性的特点呢?我们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观察它们黏性有什么特点?我们对比观察这两种物质的渗水性的特点。10、猜想:黏土的渗水能力强,砂的渗水性差。实验2:观察比较砂和黏土的黏性大小1、根据上面问题学生汇报的情况,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研究砂和黏土的黏性。这是本课的难点,在前测中,发现学生对两种物质黏性问题不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实验方法来突破,引入对两种物质黏性的探究。在前面“捻”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黏土的黏性,从不容易清理的表象中,引出黏土的黏性比较强,砂的黏性小。这里可以点破这一现象的本质,粘在手上不容易去掉,说明黏土有很强的黏性。2.、观察与实验认识两种物质的渗水性:(二)深入探究,认识两种物质的渗水性实验3、观察与实验认识两种物质的渗水性:(1)、紧接上面去掉粘土麻烦的话题,教师引导学生用水洗手,提问:如果把这两种物质中倒入水,哪一种会渗的比较快?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猜想。(2)、设计实验:小组讨论方法。教师提示:注意对比实验的公平性,两种物质同样重,水量相同,时间相同。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3)、讨论: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请学生分析现象和结果砂和黏土的特征记录表砂黏土颜色棕褐色淡黄色颗粒大小黏性小大渗水性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应用初步形成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巩固概念的形成。2、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生活中,黏土可以做成建筑的砖,也可以铺设绿地;砂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做沙雕(出示图片)3、为下节课的探究做铺垫:如果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下次再研究。
四、学习效果评价
砂和黏土的特征记录表
1.检查上表填写表述清晰完整的评为优,不够清晰完整的,评为良
2、填写下面的表,解释填写的方法理由。
评价方法:上表填写清楚、完整,评为优,填写不完整的、缺1项的为良,缺2项以上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