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7 15: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课时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传承了我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互不侵犯原则 D.不结盟原则
4、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下列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主权国家”含义的是()
A.和平B.不结盟C.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
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6、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7、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8、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
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外交政策B.外交孤立政策
C.扶蒋反共政策D.积极扶助政策
10、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
C.中美间没有共同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14、“早年留学日法,军校担当主任;打响首义第一枪,斡旋干戈挽危局;外交打开新局面,文革力保人与财!”上面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15、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非选择题
16、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参加。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思考:当时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2)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 ?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1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2)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一方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1)材料一中的“两国总理”分别指的是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中的“重大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这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还在哪次会议中展示了他外交家的风范?此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D 5、A 6、C 7、D 8、B 9、B 10、C 11、C 12、A 13、D 14、B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2)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7、(1)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2)外交孤立政策(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3)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其它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18、(1)出发点: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
(3)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适用。“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道理。
(1)中国:周恩来;印度:尼赫鲁。意义: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日内瓦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