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讲课)(共43张PT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讲课)(共43张PT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7 18:3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的概念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小麦


面包
面粉
铁矿石
钢材
机械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土地、劳动力
资金、能源、水源
原料
零部件

工 厂
投入
产品
废弃物
产出
铁矿
土地
煤矿
假如你打算建个钢铁厂,为了使服装厂顺利投入生产,你需要考虑哪些事宜?
人才
劳务市场
机械厂
交通
政府
供电局
哪个条件对于企业家来讲是最需要满足的,最可能实现的?

这种思维方式→工业区位
【温故知新】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可能会有哪些?
①自然区位因素;
②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①自然区位因素;
②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两者区别?
环境标准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劳动力(素质等)
资源(原材料)
水源
土地
科技
政策
市场
交通
动力












社会经济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 选择




工业选址
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选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

企业家
经济效益
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理想区位条件



出发点
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


现实中理想区位很少
把握主导因素
实际选址时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 生产成本(单位:%)
原材料运费 劳动力 技术研发 动力 其他 产品
运费
A 35 20 10 10 15 10
B 10 20 10 10 15 35
C 5 25 40 5 15 10
D 15 35 10 10 15 15
E 20 20 10 30 10 10
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思考:A、B、C、D、E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造成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不同导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五种工业区位类型
钢铁工业(韦伯)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工业区位类型(韦伯)

原料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该工业类型生产特点
同类型工业部门举例
工业区位类型


主导
因素


1
经 济 效 益
1、经济效益
制糖的原料主要是甜菜和甘蔗。
甘蔗的含糖率在8%~17%,甜菜的含糖率在14%~20%,即每生产1吨糖需5~7吨甜菜或6~12吨甘蔗。
甘蔗在贮藏期间,蔗糖会逐渐自然转化,在微生物的侵入下,甘蔗会发生霉烂腐败现象,影响制糖操作及糖分回收,严重腐败的无法用来制糖。
假如我是制糖厂企业家……
读文字材料,选择制糖厂区位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你会如何布局制糖厂?


原料指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水产加工、水果罐头、压榨型工业(鲁花花生油)
失重大的,易腐烂的。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

市场指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原料便于运输,而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饮料厂、家具厂、食品厂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
酒类等饮料工业的布局
原料
原料便于运输,而产品不便于运输

这类工业宜布局在市场附近

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发电站(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化工厂、炼钢厂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
钢铁工业(韦伯)
读图分析,加拿大炼铝工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主导区位因素】电解铝生产属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在布局上还应接近能源(火电、水电、核电)充足的地区。

【沿海布局】加拿大炼铝工业所需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炼铝工业分布在沿海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减少了运输费用。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玩具厂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转移(产业升级)
50s:欧美→日本;
60s: →亚洲“四小龙”
80s: →泰国、马来西亚等
我国:沿海→内地,南方→北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科技发达,接近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场、高速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技术指向型工业
科技发达,接近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场、高速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主导
因素
原料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技术

原料指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水产加工、水果罐头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玩具厂
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发电站(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化工厂、炼钢厂


市场指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原料便于运输,而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饮料厂、家具厂、食品厂
① 经济效益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判断方法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甲)工资投入→劳动力
(乙)产品运费→市场
c:市场指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







动力


劳动力
数量

原料

科技


市场

交通






信息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
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减弱,缩短了生产地和消费低之间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
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程度加强。
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工业集聚;
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变化1:科技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19世纪
煤炭炼铁时代
靠近大煤田
(动力指向型)
如:德国鲁尔区













20世纪
冶铁需煤量下降
靠近大铁矿
(原料指向型)
如:包钢、武钢、鞍钢
二战后
巨型运输船出现
靠近沿海消费区
(市场指向型)
如:宝钢、日本
大型沿海工业区
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
不以追求最高利润作为最终目的和唯一出发点。
阅读材料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为了适应城市要求,北京首都钢铁厂要拆迁到河北省唐山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新首钢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产品高档型、工艺装备先进型的工厂。
引起首钢拆迁的直接原因是( )
A、转移污染 B、减轻北京市污染
C、接近原料产地 D、降低成本
B


2
环 境 效 益
变化2:环境
2、环境效益


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建在空气洁净、远离污染的地区
感光器材厂、电子厂;食品厂、饮料厂


无污染工业
可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小)


轻度污染工业
城市边缘或近郊
机械厂、仓储厂(仓库)(规模大)


重污染工业
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垃圾
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厂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下风向
(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
水泥厂 酿造厂
污水排污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发电厂
钢铁厂
化工厂
炼油厂
风玫瑰图(风频图)的判读





0
20
40
60
80





东风: 25
东南风:65
南风: 30
西南风:15
西风: 20
西北风:75
北风: 40
东北风:30
某地多年平均风频统计表









E
SE
S
SW
W
NW
N
NE
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
N




盛行风或主导风:
下风向/垂直郊外
如:欧洲西部


季风:
与风向垂直郊外
如:中国东部


多风向:
最小风频上风向


BEST


3
变化3:政策
社 会 效 益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大型工业基地。
如“长虹”生产基地四川绵阳。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国家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
国防安全
改革开放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
3、社会效益


4
个 人 因 素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材料2:王老板酷爱高尔夫球,他原本打算到东明投资建厂,后来听说这儿没有高尔夫球场而放弃了这个打算。
变化4:决策者个人因素
企业决策者的个人偏好、理念和心理因素
有时会也会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① 科技

② 环境

③ 政策

④决策者个人偏好和理念

五种工业区位类型
巩固练习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1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2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3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4

市场
近距离运输
远距离运输
巩固练习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1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2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3


原料

燃料

工厂
阶段4

市场
近距离运输
远距离运输
巩固练习
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计划在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铁路
市区
小河
主导风向







铁路
市区
小河
主导风向



铁路

小河

市区
主导风向





铁路

小河

市区
主导风向


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课堂练习
工业的区位选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华中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
(1)图中A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炼铝工业。
区位优势:
① 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
②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 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④ 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课堂练习
工业的区位选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华中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
(2)图中B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


(3)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光电子工业为主)。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接近消费市场;有丰富的劳动力。
① 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
② 交通运输便利;
③ 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河流上游,近绿化带,环境条件好。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