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7 18: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八年级 下册
历史
部编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概念解析
“三”
“改造”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指社会主义改造
学习目标
1.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改造的背景和形式;
2.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他翻身解放
1949年 笑逐颜开
人物档案
姓名:刘老汉
出生日期:公元1890年
祖籍: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
职业: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土改后,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儿十足地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刘老汉一家人乐开了怀!
1950年,刘老汉的生活又有了巨变,让他更加喜出望外,会是什么事情呢?
土地改革(1950-1952),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刘老汉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
刘老汉的第一件烦心事儿
借助刘老汉的难题,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方式:
3、目的:
4、原则:
5、结果:

(1)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需求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刘老汉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决定在村里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刘老汉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劳苦地奋斗着,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方式:
3、目的:
4、原则:

(1)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需求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
5、结果:
1956年,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产品 1956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95亿吨 19% 30%
棉 164吨 26% 93%










合作改善农具
学习科学选种
兴修大型水利
交流生产经验
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全国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性质发生变化:农民土地所有制(私)



入社前:土地归农民所有



入社后: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







土地公有制(公)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五计划
(1953-1957)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私人
私→公
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强国
三者相辅相成,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服务
温故知新
刘老汉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可是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刘老汉的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女儿一家生活的举步维艰。

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刘老汉的女儿呢?
刘老汉的第二件烦心事儿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结 果
(个体)私→(集体)公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 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二、公私合营

……刘老汉的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很郁闷!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刘老汉的第三件烦心事儿
女儿的手工作坊刚刚有好转,刘老汉的第三件愁事儿又来了。

方式
公私合营
政策
结果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公”指国家
“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何为“公私合营”?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方式
公私合营
政策
赎买政策(创举)
结果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
工商改造有创举
公私合营企业焕发新生
公私合营企业焕发新生
王致和臭豆腐
王老吉
公私合营企业焕发新生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1954年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只有1.4万多个,1955年春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万个,并且中央批准建议1955年秋收前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到60万个,改变了当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规定的发展30~35万个合作社的计划。
三大改造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
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材料二: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三大改造(1953-1956)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

A、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合资制度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D
3、关于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
(1)材料中“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行业?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何时? 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