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的》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的》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0 15: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的》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
③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1947年,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3.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权属的变化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下列材料中土地属于农民的是


①商鞅在经济上推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1950年开始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A.① B.② C.③ D.④
4.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5.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诞生,“28响”的寓意是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28年
B.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
C.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6.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还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7.“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关于建国初,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8.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D.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9.“历时两年基本完,农民解放笑颜开。废除地主剥削制,土地所有属农民。”根据此歌谣内容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0.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A.抗日战争
B.土地革命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①定都北平②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③采用公元纪年④通过国徽⑤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12.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A.邱少云 B.董存瑞 C.王进喜 D.刘胡兰
13.“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毛泽东这段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之一是
A.第七舰队阻止大陆解放台湾 B.苏联支持朝鲜完成统一大业
C.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14.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是指
A.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下图中的人物在上甘岭右翼591.9高地反击时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这位英雄人物是:


A.彭德怀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黄继光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的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8.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几乎结束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0.1952年夏,农民孙老汉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使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二、简答题
21.看图解答


(1)图一是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发生的时间?这次会议选举了谁为中央主席?
(2)图三反映了我国从1953年起对那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图二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农村普遍推行的什么政策?这项政策首先在哪个地方推行?这项政策实施主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2.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23.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调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严重失误。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哪一措施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1953—1956年,国家调整农村政策的措施是什么?调整的目的又是什么?
(3)1958年,国家实施的哪一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会实行这一政策?
(4)1979年秋小岗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指的是什么?1978年后,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2.A3.B4.B5.A6.C7.A8.D9.B10.D11.B12.A13.C14.A15.D16.C17.B18.B
19.D 20.B
21.(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
(2)农业、手工、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2.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指导和指挥战争;觉醒了的、不屈不挠的亿万人民的支援;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23.(1)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实行“大包干”或“包产到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