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回顾
1.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忽必烈继承汗位
南宋灭亡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铁木真统一蒙古
西夏灭亡
元朝统一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
西夏灭亡(1227年)
蒙古灭金(1234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1260年)
元朝建立(1271年)
南宋灭亡(1276年)
元朝统一 (1279年)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元朝统治者是如何有效对它进行治理的呢?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二单元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和民族融合。
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实施的内容及意义。(重点)
3.对行省制度进行分析与评价。(难点)
4.掌握元朝对今天台湾、西藏、新疆的管理措施及意义。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一)元朝疆域1.元朝政权特点: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元朝疆域范围:“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 地理志》 。阴山辽左海表流沙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问题:
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一)元朝疆域3.元朝疆域地位: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表现:(二)元朝民族交融①边疆各族内迁: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②原迁民族汉化: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③新民族形成: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二、元朝行省制度(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机构设置:2·地方行政制度: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问题:
元朝中央机构有哪些?有何职能?设立行省制度。皇帝①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中央地方行省制度中书省行政事务枢密院军事事务御史台监察事务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大都辽阳行省甘 肃 行 省岭 北 行 省(北至北海)宣政院辖地云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二)行省制度·含义:·内容: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以“行省”作为主要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①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③在行省之下,继承了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②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维吾尔)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二)元朝行省制度·意义:材料一:元朝的行省实际上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内的政务。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材料三: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各省官员定期互迁。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材料四: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问题:
从材料中可以汲取“行省”的哪些信息?②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便利了各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①行省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的体现,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③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元朝对台湾的管辖·措施:·意义:问题:
元朝之前,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如何?
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大将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隋朝时:台湾称流求。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设置 澎湖巡检司 ,
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二)元朝对西域的管辖问题:
元朝之前,西汉和唐朝是如何管理西域的?·措施:·意义:元朝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清朝前期:设置伊犁将军管理西域。
1884年:清朝在新疆设置行省,管理新疆。
建国后:设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管理新疆。
北庭都元帅府设置 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西汉时: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三)元朝对西藏的管辖问题:
元朝之前,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西藏在唐朝称吐蕃。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松赞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他上书唐中宗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措施:设立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意义:从此,中央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目的:小结: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方式:·意义: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问题: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何意义?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③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读史明智: 问题:
根据本课学习的历史知识,我们如何看待台独、藏独?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表明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作为中华儿女、中国公民坚决反对藏独、台独等分裂国家的行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它”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3.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行政军事监察 B.行政外交军事
C.财政监察外交 D.财政军事监察
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ADC课堂练习AD6.某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元朝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力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势
8.元朝增设的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管理,同时也负责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实行行省制度
AADC10.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政策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通判 B 御史台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11.“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12.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我国早在元朝时期设立了( )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府 D 台湾行省
13.元朝时,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由朝廷的中书省直接管理,这片地区包括(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CBA材料研读
14.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无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中国历史》七上教师教学用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使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答:地区:新疆。材料二:观察下图,
元朝疆域辽阔。
(2)为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元朝确立了哪一行政制度?
答:制度:行省制度。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答: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地区:西藏。意义: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思考题:
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