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8 08: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兴庆宫平面图
勤政务本楼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3页“相关史事”兴庆宫沉香亭(复建)
(今西安兴庆宫遗址公园内)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平调》 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
——《新唐书·李林甫传》李林甫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勤于朝政惰于朝政用人任人唯贤任用奸小吏治吏治清明吏治腐败局面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效果推动唐朝走向盛世导致帝国由盛而衰 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
——杜佑《通典》 诸处百姓,贫窭(贫穷)者多,虽有垄亩,或无牛力。
——《文苑英华》卷四六〇《处分十道朝集使敕》唐朝开元时期形势图
(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唐朝开元时期边镇驻军数量表(单位:万人)
——整理自《旧唐书》外:边镇兵48.4万内:中央军9万VS 开元末年,边疆的募兵队伍渐渐增大,但中央的军制却没有相应地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有所变通。外重内轻的问题于是便显著起来,并且酿成了安史之乱。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开元时期形势图
(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 安禄山身兼三镇的节度使,拥兵二十万,成为唐朝立国以来最有势力的军将。安禄山
703年—757年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朝政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内轻外重 2.经过安史之乱形势图
(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朝政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外重内轻
2.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763年,唐朝平定叛乱
3.影响: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安史之乱后)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列传》 ——数据整理自《旧唐书》(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 为了防范河北的藩镇,朝廷在中原建立了很多藩镇,边疆地区设置的藩镇同样不能撤掉,因为边疆形势也很严峻,于是就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张国刚《唐德宗初年的改革》 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
——《新唐书·方镇表序》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朝政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内轻外重
2.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763年,唐朝平定叛乱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唐代宦官俑 安史之乱之后,宦官的权力逐渐增大。在唐朝后期被宦官拥立的皇帝就有七位(唐朝一共有20位皇帝);还有三位皇帝(顺宗、宪宗、敬宗)为宦官所杀。
——参考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白居易《重赋》(节选)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黄巢朱温
852年—912年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
——清 赵翼 《五代藩郡皆用武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5页“相关史事” 殷(马殷)始修贡京师,然岁贡不过所产茶茗而已。乃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邸务以卖茶,其利十倍。
——《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 马殷》 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2.实质与影响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在8世纪前半期政府所作的制度改革似乎进行得很顺利。它们使帝国能够取得最大的疆域和国力,使国内达到高度的稳定,并且能够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中央集权。玄宗朝被人怀念为唐代最光辉的时期,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但是当时的政治家却没有看到中央对地方事务的强有力的控制在逐渐放松;更不可恕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边境建立的庞大的军事建制所包含的种种危险。
—— (英)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贞观之治唐朝灭亡618年开元盛世755-763年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的建立960年907年五代十国由盛转衰唐太宗唐玄宗 在8世纪前半期政府所作的制度改革似乎进行得很顺利。它们使帝国能够取得最大的疆域和国力,使国内达到高度的稳定,并且能够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中央集权。玄宗朝被人怀念为唐代最光辉的时期,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但是当时的政治家却没有看到中央对地方事务的强有力的控制在逐渐放松;更不可恕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边境建立的庞大的军事建制所包含的种种危险。
—— (英)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教材P26页 课后活动
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权力膨胀
人民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