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
(唐)李白唐朝诗人李白阿倍仲麻吕,日本人
曾为留学生,
在唐考取进士,
官至三品。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时间长次数多人数多素质高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日本二宫八省制示意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日本都城平城京平面图唐朝始铸于621年的
开元通宝日本始铸于708年的
合同开珎
(珎=寳=宝) 唐朝随遣唐使来华的吉备真备和空海,借鉴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假名字母:平假名与片假名。唐人茶道 《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茶道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9页的“相关史事”栏目,想一想这反映出唐朝还影响了日本的什么呢?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政治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习俗鉴真像688年,生于扬州,其父信佛。
701年(14岁),为小和尚。
705年(18岁),受菩萨戒
708年(21岁),受具足戒
713年(26岁),返回江南
(东渡前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方丈,受其传戒者达40000余人) 唐朝时佛教已经传入日本多年。但日本当时没有精通律学的高僧。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热切希望邀请中国高僧到日本。精通律学
德高望重
授戒大师当时面对日本佛教界的邀请,大明寺其他众僧“默然无应”。祥彦:彼国太远,性命难存,
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此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6 753年终于抵达日本九州遭人诬告海上风浪官府阻挠双目失明痛失爱徒台风饥饿 鉴真东渡不仅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还带去了大量唐朝的书籍、文物,珍藏在由他亲自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内。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传播了中国的文学、书法和建筑 鉴真尝嗅百草,修正药性、药效,“无一错失”,日本称鉴真为 “药圣”。 鉴真给日本带去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传播了我国的中医药学。他也赢得了日本人民的敬仰和爱戴,成为中日友好交往代表。日本支援武汉的物资
唐朝时日本佛学面临困境之际,派人前往大唐,找寻名僧时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绣在袈裟上。正是这句偈语感动了鉴真,他决定东渡。2020年,偈语穿越千年,化身为中日友谊的见证,在这个春天感动了中国人,延续了一千多年前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古今链接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使团、留学生、商人
(音乐、特产)制度、科举、儒学、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唐朝 唐与新罗有着双向的频繁往来,既对新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唐朝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新罗人崔致远,
12岁,入唐求学
18岁,考中进士。 秋夜雨中
(唐)崔致远
秋风惟苦吟,
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
灯前万里心。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二、唐与新罗的关系三、玄奘西行602年生于洛州(今河南偃师)
13岁剃度出家,天资聪慧。
21岁受具足戒,学有所成。
24岁再入长安,誉满京都。
……
——王云五、曾了若编《唐玄奘法师年谱》 唐朝时国内佛教已有众多宗派,玄奘对各宗派传扬之义理终有疑惑,而考之经典,却莫知适从,于是决心去印度取到佛经原本。有诏不许公元627年(贞观元年)8月的一个黄昏,玄奘离开长安,孤身向西,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莫贺延碛(八百里戈壁)绝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迷失方向,断水绝粮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接着玄奘在经过天山时,在这里又遭遇了天山雪崩,“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冻死者十有三四”。天山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他越过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气候多变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佛教圣地那烂陀寺历经两年,徒步12000公里,穿越110个国家,终于抵达佛教圣地——天竺那烂陀寺,开始了游历、求学的传奇历程。 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9年后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大量佛像回到长安。唐太宗派宰相出城迎接,百姓争睹高僧的风采。 到达长安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之后玄奘潜心翻译佛经,共译出1335卷,占整个唐代新译经、论的一半以上。这些经书收藏在他亲自设计修建的大雁塔中。 众生、因缘、刹那、
思维、真实、实际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翻译佛经中的汉语词汇 另外由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后被各国翻译,成为今天研究南亚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的主要资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页的“相关史事”栏目,说一说这反映了玄奘西行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比较历史事件 发生时间 所去国家 主要目的 相同点玄奘
西行鉴真东渡贞观年间天宝年间 天竺
(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 日本
(今日本) 取经
学习它国文化 传经
传播我国文化①都是僧人
②都为完成各自使命出生入死、历经艰辛;
③都体现了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对唐朝中外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唐朝频繁广泛的中外交流中国出土波斯琉璃盘唐墓出土黑人小立俑武则天乾陵鸵鸟石雕东罗马帝国金币文物证史 唐政府为各国使节供应食物,规定:“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林邑国使给三个月粮。”
唐代的科举考试和官职对于外国人是开放的,如日本人晁衡、大食人李彦升、新罗人崔致远等众多外国人都曾在考中进士,并在唐为官。唐朝开放包容的胸襟国家 日本 新罗 越南 印度 波斯姓名 晁衡 崔致远 姜公辅 瞿昙罗 骆元光官职 御史中丞 翰林学士 谏议大夫 太史 节度使外国人在唐朝任官情况(部分)唐朝的中外
文化交流玄奘西行遣唐使
和鉴真东渡吸
取传
播繁荣开放 当今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中国同样秉持着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推动世界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援助意大利医疗专家组 中国援助伊朗医疗专家组 中国援助塞尔维亚专家组 中国援助日本抗疫物资 中国援助韩国抗疫物资 中国援助德国抗疫物资 这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延续了千百年前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友好交流,更体现了我们开放、互助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