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 清朝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目的),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清朝走向衰败又有哪些表现?且看第20课!【导入新知】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军机处的设立【授入新知】皇帝权利受到限制聪明的孩子,你告诉我,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清朝初期,还保留着由满期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一、军务处的设立康熙帝设置南书房,直接(作用)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坑、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军机处特点:简、密、速3、军机处的设立到乾隆帝时彻底取代
议政王大臣会议加强君主专制A、目的:B、谁设立的?雍正帝C、它取代了什么?一、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一:政治制度的嬗变
成员:
特点:
军机大
臣职责: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亲信大臣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 、军机处设立的作用:一、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一:政治制度的嬗变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乾清宫——皇帝办公的地方军机处——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
以皇帝为中心,讨论国家大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君主权利不断加强思想方面:大兴文字狱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二:思想文化的专制。
5、“清风不识字”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一至于此,文字狱的消极影响于此可峥。
6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制造大批冤狱,人们把这做法叫“文字狱”。文字狱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甚。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二:思想文化的专制基本概况据统计,顺治时文字狱7次,康熙时12次,
雍正时17次,乾隆时130多次。吕留良案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华夷”之辩上捅到了雍正的痛处,死后四十多年仍被挫骨扬灰、吕氏满门抄。有个叫徐骏的官员,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徐骏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维”“止”是“雍正”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查 嗣 庭 案 乾隆时,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乔廷英写“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死,“日月”为“明”,难道你想做明朝臣子?灭族。
卓长龄著《忆鸣诗集》,乾隆认为“忆鸣”乃“忆明”,满门抄斩。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二:思想文化的专制影响:危害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征:“冤” “狱”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二:思想文化的专制4、文化专制政策: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2.表现(1)贪污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3)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1.原因:君主专制统治(2)官僚机构臃肿,财政危机,经济衰退,国力虚弱。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1.官场腐败和珅恭王府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2.军备废弛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嘉庆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而强”。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以乞讨为生。
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从历史上看,吏治的腐败,一方面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明朝对外政策清朝对外政策观察幅漫画,请回答:
清朝和明朝相比,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
答:从对外开放变成了闭关锁国。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扩展提高】观看马戛尔尼率使团访华相关视频四、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三:对外政策的封闭 对内实行“重本抑末”对外“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三、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政策之三:对外政策的封闭 1、“闭关锁国”的原因:(1)根本原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2)直接原因
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在向东方扩展势力,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闭关锁国政策演变过程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康熙时,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1684年),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1)严厉限制海上贸易(2)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3)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
预先规定往返
日期,每人每
日只许带米两
升。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3)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深远影响:中西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想一想: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方法技巧 唐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宋朝:引进占城稻、设立市舶司明朝:郑和下西洋对外开放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官吏贪污腐败,军队军备废弛,清朝财政危机,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目的: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认为无所不有,无需交流;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顺治时期“禁海令”,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1757年开放广州一处对外口岸。
影响:起到过自卫作用,但也使中国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本课小结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清”等字眼。
这些诗本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清”是“清廉”)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污现象严重。基础巩固1.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
2.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 ( ) ①顺治②康熙③雍正④乾隆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清朝初年,实权掌握在( )
A.汉族地主手中 B.蒙古贵族手中
C.满洲贵族手中 D.皇帝手中 D B C4.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5.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
CDCC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为什么?7、材料分析题闭关锁国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担心西方的殖民者侵犯国家领土和主权;清政府惧怕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材料三、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粤海关志》
(3)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贸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代以来强盛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实行这种政策所产生后果的认识。你认为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才能持续发展?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才能持续发展。以史为鉴 对今日中国腾飞,谈谈你的感想……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专制导致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行民主的制度。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开放,是中国最正确而又现实的选择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