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原稿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3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原稿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8 09:24:50

文档简介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一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感器的感抗只由线圈自身决定
B.同一电感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的感抗不同
C.同一电容器的容抗随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D.同一电容器,接入不同频率的电路中,电容器的容抗不变
解析:选B 感抗由线圈的自感系数L和交变电流的频率f共同决定,故A错误,B正确;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C、D错误.
2.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5 μF和C2=3 μF,分别加上峰值一定的交变电源,在下列各种情况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较大的是(  )
A.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B.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C.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D.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解析:选C 电容越大,电流频率越大,容抗越小,电流越容易通过电容器.C1>C2,100 Hz>50 Hz,所以C正确.
3.关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无阻碍作用
B.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
C.电感器对某一频率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跟线圈的自感系数无关
D.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解析:选B 电感对交流电有影响,其阻碍作用的大小和线圈的自感系数L、交流电的频率f有关,L越大、f越高,阻碍作用越大,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4.关于电子技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扼流圈是利用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工作的
B.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允许低频交流通过,而阻碍高频交流通过
C.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不仅要阻碍高频交流通过,还要阻碍低频交流通过
D.高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比低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大
解析:选D 扼流圈是利用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感应出感应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A正确;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B正确;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阻高频、阻低频,通直流”,C正确;高频扼流圈比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小,D错误.
5.由一电阻极小的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如果电源电压的峰值保持一定,下面哪种情况下通过线圈的电流最小(  )
A.所加电源的频率为50 Hz
B.所加电源的频率为100 Hz
C.所加电源的频率为50 Hz,减少线圈的匝数
D.在线圈中放入铁芯,所加电源频率为100 Hz
解析:选D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流就越小,故D对.
6.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

A.变亮 B.变暗 C.没有影响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 由于电流的变化,在线圈内磁场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总是阻碍电流变化,使线圈产生了感抗.加入铁芯改变了电感的自感系数,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的电压增大,灯泡上的电压减小,从而导致灯泡的功率减小,所以灯变暗.故选B.
7.如图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

A.电容器的电容增加 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灯变暗 D.电灯变亮
解析:选D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外加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无关,A、B错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电容器充放电的速度加快,电容器的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电灯变亮,C错误,D正确.
8.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则(  )

A.I1=I2=I3        B.I1>I2>I3
C.I3>I1>I2 D.I1>I2=I3
解析:选C 将频率降低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电容器的容抗增大,通过C的电流减小,则有I1>I2.电感线圈的感抗减小,通过L的电流增大,则有I3>I1.故A、B、D错误,C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流电的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解析:选ACD 电容器的电容与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离成反比.而容抗与电容成反比,与交流电频率成反比.把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容抗减小,灯泡变亮,A正确;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增大,电容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B错误;减小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C正确;交流电的频率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D正确.
10.图中交流电源的电压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相同,四个灯泡完全相同,L的直流电阻不计.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灯泡亮度最高的是(  )


解析:选B A图中是交流电源,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但电容器对交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的电压;B图中是直流电源,电路稳定后,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电容器与灯泡并联接在电路中,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C图中是交流电源,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很大,灯泡两端的电压远小于电源的电压;D图中是直流电源,电路稳定后,线圈的电阻值不计,灯泡被短路,两端的电压等于零,B图中的灯泡最亮,B选项正确.
二 提升训练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灯泡电阻为R,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 100πt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减小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解析 由u=220sin 100πt V,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为f==50 Hz,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50 Hz增为100 Hz 时,线圈的感抗增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减小,A错误;灯泡的电阻R是一定的,电流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I2R减小,灯泡变暗,C正确,D错误;电压表与电感线圈并联,其示数为线圈两端的电压UL,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R,则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U=UL+UR,因UR=IR,故电流I减小时,UR减小,且电源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故UL=U-UR,UL增大,B错误.
答案 C
2.(多选)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C为电容器,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穷大,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亮 D.灯泡变暗
解析 根据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XC=,交流电的频率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故A对;电流大灯泡的亮度就变大,所以C对,D错;电容器的分压作用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错.故选AC.
答案 AC
3.(2019·甘肃兰州一中测试)在频率为f的交变电路中,如图所示,把开关S依次分别接通R、C、L支路,这时通过各支路的电流的有效值相等.若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2f,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有效值不变
B.通过C的电流有效值变大
C.通过L的电流有效值变小
D.通过R、C、L的电流有效值都不变
解析 电阻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与电流的频率无关,因此,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不变.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电流的频率越高,自感电动势就越大,即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就越大,因此,通过电感的电流有效值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表示,电容一定时,在相同的电压下电容器容纳的电荷一定,频率越高,充、放电的时间越短,充、放电的电流越大,容抗越小,因此,通过电容器的电流有效值变大.
答案 D
4.(多选)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采用的电路是图中的(  )

解析:选AD 由于只需将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将高频成分分流,但低频成分不能通过,即需要高频旁路电容器,选项A正确;也可以直接阻碍高频成分通过,即阻高频、通低频,可以采用高频扼流圈,选项D正确.
5.为研究电阻、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李老师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个电路接在完全相同的交流电源上.a、b、c、d、e、f为6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b各串联一个电阻,c、d各串联一个电容器,e、f各串联一个相同铁芯匝数不同的线圈.电阻、电容、线圈匝数的值如图所示.老师进行演示时,接上交流电源,进行正确的操作.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a、b灯相比,a灯更亮,说明串联电阻不同,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不同
B.c、d灯均不发光,说明电容器对交流电产生阻隔作用
C.c、d灯均能发光,但c灯更亮,说明电容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D.e、f灯均能发光,但f灯更亮,说明自感系数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解析:选C a、b灯相比,a灯所在支路的电阻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a灯的电流小,更暗,A选项错误;交变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故c、d灯均发光,B选项错误;电容越大,对交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c灯更亮,C选项正确;线圈匝数越多,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越大,故e、f灯均能发光,但f灯更暗,D选项错误.
6.如图所示,两个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匀速运动,第二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做变速运动,但两位同学对ab杆做的功一样多.第一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1,第二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2,除小灯泡外,回路中其余各部分电阻均忽略不计,则(  )

A.W1=W2 B.W1>W2
C.W1解析:选A 电感线圈通过变化电流时,电能与磁场能往复转化,所以不会消耗电能;两同学做功一样多,所以最终消耗电能一样多.
8.(多选)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

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
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
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解析:选BD 电容器的特性是通交隔直,通高阻低,电感线圈的特性是通直阻交,通低阻高,分析电路可知,电感L1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电容C1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则扬声器甲输出低频成分.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电感L2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B、D选项正确.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一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感器的感抗只由线圈自身决定
B.同一电感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的感抗不同
C.同一电容器的容抗随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D.同一电容器,接入不同频率的电路中,电容器的容抗不变
2.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5 μF和C2=3 μF,分别加上峰值一定的交变电源,在下列各种情况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较大的是(  )
A.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B.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C.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D.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3.关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无阻碍作用
B.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
C.电感器对某一频率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跟线圈的自感系数无关
D.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4.关于电子技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扼流圈是利用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工作的
B.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允许低频交流通过,而阻碍高频交流通过
C.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不仅要阻碍高频交流通过,还要阻碍低频交流通过
D.高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比低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大
5.由一电阻极小的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如果电源电压的峰值保持一定,下面哪种情况下通过线圈的电流最小(  )
A.所加电源的频率为50 Hz
B.所加电源的频率为100 Hz
C.所加电源的频率为50 Hz,减少线圈的匝数
D.在线圈中放入铁芯,所加电源频率为100 Hz
6.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

A.变亮 B.变暗 C.没有影响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

A.电容器的电容增加 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灯变暗 D.电灯变亮
8.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则(  )

A.I1=I2=I3        B.I1>I2>I3
C.I3>I1>I2 D.I1>I2=I3
9.(多选)如图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流电的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10.图中交流电源的电压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相同,四个灯泡完全相同,L的直流电阻不计.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灯泡亮度最高的是(  )


二 提升训练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灯泡电阻为R,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 100πt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减小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2.(多选)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C为电容器,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穷大,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亮 D.灯泡变暗
3.(2019·甘肃兰州一中测试)在频率为f的交变电路中,如图所示,把开关S依次分别接通R、C、L支路,这时通过各支路的电流的有效值相等.若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2f,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有效值不变
B.通过C的电流有效值变大
C.通过L的电流有效值变小
D.通过R、C、L的电流有效值都不变
4.(多选)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采用的电路是图中的(  )

5.为研究电阻、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李老师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个电路接在完全相同的交流电源上.a、b、c、d、e、f为6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b各串联一个电阻,c、d各串联一个电容器,e、f各串联一个相同铁芯匝数不同的线圈.电阻、电容、线圈匝数的值如图所示.老师进行演示时,接上交流电源,进行正确的操作.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a、b灯相比,a灯更亮,说明串联电阻不同,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不同
B.c、d灯均不发光,说明电容器对交流电产生阻隔作用
C.c、d灯均能发光,但c灯更亮,说明电容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D.e、f灯均能发光,但f灯更亮,说明自感系数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6.如图所示,两个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匀速运动,第二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做变速运动,但两位同学对ab杆做的功一样多.第一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1,第二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2,除小灯泡外,回路中其余各部分电阻均忽略不计,则(  )

A.W1=W2 B.W1>W2
C.W18.(多选)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

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
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
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