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8 08: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背景第五课三大改造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标导学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后,农民面临着哪些困难?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稻麦飘香庆丰收)土改后农民还面临哪些困难?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国家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农民遇到的难题呢?参考:个体生产形式、互助组生产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效果最好。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弥补了个体生产形式的不足和缺陷。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生产组织形式中哪种效果最好?为什么?1953年鄂、湘、赣3省10乡农户(贫农)人均收入比较
(单位:折合稻谷市斤) 互助组是指农民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的集体劳动组织。图


史土地、农具入股,成为集体财产
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生产资料私有生产资料公有检查入股农具合作社成员可以……困难缺劳动力,劳动工具 贫困缺少资金水利问题天灾不能使用机械化农具农业生产合作社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原则结果自愿互利原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生产。
阶段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材料: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
1.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
2.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和平过渡新创举)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易振的表哥是上海水泥厂的大股东,解放战争期间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为了工厂的发展,也只能剥削工人,甚至一段期间也生产过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厂里设备陈旧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新中国成立初,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随着国营的水泥厂效益不断提高,他的水泥厂每况愈下。借鉴农业、手工业改造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实行合作化改造可以吗?公私合营: 企业国家所有(公有)资本家所有(私有)合作赎买主材料二: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材料三:在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获得巨大的帮助,规模扩大,销售额上升,逐渐发展成社主义公有制企业。探究活动:“我劝股东来合营”提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下列材料,从私营企业当时经营状况、社会发展趋势、合营政策的合理性、未来企业发展等角度思考材料一:右面表格为上海水泥厂公私合营前的生产状况。探究活动:“我劝股东来合营”1956 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企业经营不利,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2、合营后,公方居领导地位,私方有职有权
3、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4、合营后,企业发展有规划,有优势。公私合营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能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1)结果:
(2)意义:
(3)问题:2.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954年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只有1.4万多个,1955年春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万个,并且在中央批准建议1955年秋收前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到60万个,改变了当年规定的发展30~35万个合作社的计划。土地农民私人所有耕牛农民私人所有工具农民私人所有集体公有手工私人所有集体公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工厂资本家私人所有国家公有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三大改造的实质3.三大改造的实质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哪三次变化?想一想拓展延伸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分析:
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仍然是私有制;
BCD是三大改造,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课堂检测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3、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B4、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