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下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下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8 11: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其策源地在哪儿?

2、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 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问世?
使得什么能源得到广大开发利用?
(导入新课):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温故知新
18世纪下半叶;英国。
蒸汽机的改良及广泛应用。
火车、汽船。煤炭。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条件)
(1)前提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 进入“电气时代”

2) 开始标志:电力和内燃机广泛应用

3) 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

4) 特点: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理论基础: 。
(6)1831年, (英国)发现 现象,揭示了创制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一、新能源“电”—电力能源登上历史舞台
电磁学
法拉第
电磁感应
(7)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使它成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8)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一、新能源“电”—电力能源登上历史舞台
使用方便、清洁、经济等;
便于传输和分配;
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要求;
应用灵活,易于转化。
电力; 发电机、电动机、高压输电技术等

早在1850年,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
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
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
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3、电力的应用:
(1)照明:电灯系列
(2)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电气化铁路
(3)电讯:有线电话、电报
(4)生活:电风扇、电冰箱、电熨斗等
二、电力的应用及影响
1895年意大利人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跨大西洋发报成功。
无线电报之父—— 伽利尔摩·马可尼
1879年西门子发明的电力机车
维尔纳·冯·西门子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其它电器的发明:
贝尔在测试电话,1892 年
1922年8月7日,美国所有的电话都变成了“哑巴”。因为8月2日,贝尔不幸与世长辞,葬礼定在8月7日进行。这一行为目的要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感受到,没有电话的日子是多么的不方便,从而铭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说一说:
1、左图人物是谁?

2、你知道他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吗?他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爱迪生
(美国“发明大王”兼实业家)
成果:获得专利的项目就有1300余种,大都与电有关,如电报、电灯、摄影机、放映机等等。
最重要的发明:
1879年,耐用碳丝灯泡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的历史
1876(德)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德)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2(德)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新”的能源
——石油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时速13千米/小时,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 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2、汽车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专利号为37435,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
奔驰车标
1913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
亨利?福特-汽车大王

福特先生被尊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老式汽车
汽车的演变
  相关史事 1903年12月17日上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带着他们的飞机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威尔伯开始沿着铺设好的轨道推行飞机,飞机上的奥维尔紧紧抓住操纵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向前滑动,越来越快,最终冉冉升空,缓缓飞行了36米,然后徐徐降落,用时12秒。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此后不久,中国人冯如刻苦钻研,制造出了技术先进的飞机,并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冯如不幸辞世后,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3、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冯如—““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在广州燕塘准备飞行表演
冯如──中国飞机制造先驱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背景: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1)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硫酸被人们誉为“化学工业之母”
纯碱的用途:
2、化学工业方面的成果: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化工新材料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意义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诺贝尔 瑞典 1867年
海厄特 美国 1869年
夏尔多内 法国 1884年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人造纤维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化工新材料
1867年诺贝尔奖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成功无烟炸药
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化工新材料
1869年
赛璐珞(塑料前身) 1872年,他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
美国 化学家 海厄特
塑料工业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化工新材料
法国 夏尔多内
化学家,工业家。
夏尔多内模仿蚕的吐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纤维,被西方誉为人造丝工业之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问题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飞机的发明:成为人们空中便捷的交通工具,节约了人们的时间
汽车逐步走进家庭,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电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间竞争加剧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组织产生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垄断组织的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能源及对应成果之比较
汽车
飞机
石油
内燃动力
内燃机
热力学
电车
地铁
电灯
电话
电力
电力
电机
电磁学
火车
轮船
煤炭
蒸汽动力
蒸汽机
牛顿
力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相应
成果
能源
动力
动力机
理论
基础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技成就的充分运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
3、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4、一些后起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加快了其经济的发展。
最主要特征:电的发现和应用
最突出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核心、主要标志: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七、启迪:
科学+技术=
【新知梳理】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电力 石油)
新机器、产品的创制(发电机 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 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报 有线电话)
【美国】爱迪生(电灯)
策源地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
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 )
A.电力时代 B.电器时代 C.电气时代 D.电汽时代
3、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D.石油工业的发展
4、旅游是愉快的,假如你1900年去旅游,那么你不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 A.飞机  B.马车  C.汽船  D.汽车
D
C
B
A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成就是( )
A.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B.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C. 航天技术的突破 D.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6、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在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人的发明是( )
①汽船 ②碳丝灯泡 ③内燃机 ④飞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之一,这里的“新能源”主要是指( )
A、水????? B、电力????? C、石油?????????? D、煤炭
8、“奔驰” 这一品牌和以下哪个人物有关( )
A、爱迪生??? B、莱特兄弟??????C、卡尔·本茨?? D、斯蒂芬森
练习
B
C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