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训练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训练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8 11:40:53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课 古代埃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人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巩固·逐点练透新题精题·培优提能123BAA4B567CCB8A123DCC4C56C9见习题见习题ABABBCCA(2)这个文明古国位于哪条大河流域?
尼罗河。
(3)大河流域为什么容易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点拨】由题干中材料可知,这里强调的是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的重要性。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答案】C
【点拨】由题干材料中的“埃及人就拥有了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的统一”可以得出③④。而①②虽然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排除。
【答案】D
【点拨】据所学可知,古代大多数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这种文明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的建立,可以使这些文明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一些大型工程。
【答案】C
【点拨】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法老具有无限的权力,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点拨】题干信息“威令在你口中,认知在你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法老权威至高无上。故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内容不符。
【答案】C
(1)图一中“古埃及出土的纸草文献残片”上是哪种古老的文字?图一、图二中的文物古迹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
象形文字。 有助于我们研究金字塔修建的历史。材料二
(2)图三、图四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哪一图片的史料更为可信?
商朝的存在或商王祖乙的存在。 图三。(3)综合上述探究,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等。课件30张PPT。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人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巩固·逐点练透新题精题·培优提能123CDD4A567CCB8见习题123ABB4A56CD7见习题D A      B C       DCDABC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苏萨古城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
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右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这是哪个国家的哪部古代法典?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 该法典片段: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
君权神授。
(3)石柱和其他泥板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楔形文字。
(4)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点拨】图片中的文字是中国的甲骨文、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答案】B【点拨】题干材料表明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到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与伤害到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所受的惩罚不同,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具有等级性。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A
【点拨】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盗卖奴隶,藏匿奴隶者将被处以极刑”等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答案】B
【点拨】根据“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全面的特点,故A正确。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C【点拨】材料反映了古巴比伦在公元前18世纪已经形成了成文法典,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A、B、C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答案】D
7.【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畅游亚非大陆,领略古老灿烂的文明。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文明古国的母亲河是什么?
尼罗河。
(2)图二石柱上刻写的是古巴比伦的什么文明成果?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图三所示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
商朝。
(4)依据上述图片和所学知识,写出图片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课件27张PPT。第3课 古代印度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人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巩固·逐点练透新题精题·培优提能123CAB4D567A见习题C123ACD4D56C见习题BCAD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C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A7.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陀罗的生活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古代印度首陀罗的地位可能得到改变吗?为什么?
不可能。 因为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2)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哪一种姓?谈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刹帝利。 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事实上印度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很不满。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佛教诞生的基本情况。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点拨】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属于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一切做法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婆罗门祭司编造的说法,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答案】D
【点拨】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所以吉米作为第三等级的人,不能从事第二等级的人的工作去从政。
【答案】A
【点拨】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佛教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答案】C
【点拨】 “佛陀路遇被视为贱民的担粪的提尼,最后提尼被佛陀收为弟子”说明佛陀不歧视低种姓的人,这反映佛教倡导“众生平等”。
【答案】D
【点拨】根据大河文明相关内容可知,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也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也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大河文明的共同点,排除。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埃及国家的政体问题,向来存在几种完全不同的评论。一种看法,埃及是“治水社会”,自始至终是“专制主义”的典型,是“最专制的文明”,是“极权力量”之一。
——摘编自刘文鹏《古代埃及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埃及是“治水社会”和“专制主义”的依据。
治水: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每年定期泛滥。专制:法老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臣民把他当作神来崇拜。材料二 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以后,自以为他们的文化比被征服的具有悠久文化的达罗毗荼人要优越得多,无形中在两族之间形成一条宽阔的鸿沟,这种种族间的相互冲突使种姓制度的产生具备了土壤。雅利安人最初只有一种阶级,其中几乎没有什么专业化,雅利安这个词的意义就是耕种,所有雅利安人都是农民,都可以同时充当僧侣、军人和商人。
——栾凡、王振辉《多情调的拼盘——透视印度次大
陆社会》
(2)据材料二,概括雅利安人建立种姓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雅利安人后来“专业化”成了哪些不同的职业。
原因:种族间的相互冲突。职业:僧侣(祭司)、军人、官吏、商人、农民、牧民。(3)从地理位置角度看,上述国家的古代文明有何相同特征?
都处在大河流域(都是大河文明)。课件2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巩固强化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综合点2:四大文明古国
45见习题见习题123CAA综合练习·融会贯通 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金字塔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亚欧文明
C.亚欧封建国家 D.亚非封建国家【点拨】题干给出的图片涉及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据此可知这节复习课的主题是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位于南亚)和古代中国(位于东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答案】A
① 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点拨】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金字塔,属于非洲文明; ②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属于古巴比伦文明;③展示的是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文明;④展示的是我国的分封制。因此②③④属于亚洲文明。C符合题意。
【答案】C
【点拨】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河流域。古埃及(位于北非)、古代中国(位于东亚)和古巴比伦(位于西亚)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孕育了古文明,故选A。
【答案】A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1)材料一中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什么?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
法老。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其权力(身份)的象征。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哪一古代王国?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
古巴比伦王国。 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实质是维护私有制,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
材料三 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代哪一国家?材料中“前三个种姓”依次指哪个?“第四种姓”又是指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古印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5.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网上文明古国旅游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前 言
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诞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1)依据前言叙述的河流,请依次写出它们诞生的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代文明、_______________。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第一篇:__________________
尼罗河畔,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于此,今天我们在尼罗河下游仍能看到巍峨的建筑遗迹,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它们象征性地反映了君主专制对其臣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在尼罗河畔我们能看到的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建筑遗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字塔狮身人面像(3)印度河乃南亚之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滋润了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在印度河孕育的文明中较早产生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___,而且这里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_____的诞生地。
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篇: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所具有的魅力。
(4)“巴比伦”文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谟拉比法典》(5)根据正文的描述,分别用一句话给第一篇、第二篇加上合适的标题,并把它们写在下面对应的位置上。
第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字塔的国度、走近尼罗河畔等。追溯两河流域文明、古老的法制国度等。(符合题意即可)(6)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你对亚非文明古国的认识。
亚非文明古国都是依靠一条或两条大河的灌溉农业而发展起来的;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