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中国现代史
比较内容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包产到户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地主土地所有制度】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A
2.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 )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3.对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有误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抗美援朝
B
4.下图是一个面带微笑正在耕地的农民,旁边竖着一块地界碑,
上面写着:磨沟村雇农冶金财分得土地二亩五分。图片说明当时
中国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B
5.1950年冬湖南省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拉土垫地,将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农民们如此积极地投身农田水利建设,最直接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
B.农民分到了大量劳动工具和牲畜
C.农民积极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D.巩固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1949—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图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表明土地改革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文件?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
(3)材料三反映了实施这一土地政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说一说这一土地政策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极不合理。②封建土地制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4课 新中国工业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建设成就和历史意义。
2、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时间和地位。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起点: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美国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起点: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起点: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极低
基本任务: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新中国的工业化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增强国防、保卫政权
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解放前国火车头不能自制,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汽车公路通车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2)重工业落后,影响工业、农业的发展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3)受苏联发展的影响,学习苏联经验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起点: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极低
基本任务: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1、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一五”期间,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沈阳飞机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鞍钢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在整个50年代,鞍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象征。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
红旗轿车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红旗”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新中国发生的太多历史事件都与“红旗”有关。在国人心里,它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1956年7月19日,古城沈阳一架银白色歼击机滑跑了很短的距离,昂首直插蓝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国试制成功新的喷气式飞机”。这是我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一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沈阳第一机床厂195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台普通车床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起点: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极低
基本任务: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1、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
2、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使京广铁路南、北连成一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社会生产增长表
资料七:一五计划完成后,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柱状图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一穷二白、烂摊子
2、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起点: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极低
基本任务: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2、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
历史意义:
1、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
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
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2-1-c-n-j-y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基础巩固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
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
的活动是( )www.21-cn-jy.com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A
2.(2017·浙江衢州)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A
3.(2017·河南)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B
4.(2017·安徽)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7.(2017·江苏盐城)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B
8.(2017·山东威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B
10.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