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3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3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4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8 15: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叫母爱,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和煦的春风,安抚我们的心灵;母爱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一切困难。假如母爱是蓝天,我们就是天空下自由飞翔的鸟儿;假如母爱是森林,我们就是森林中快乐奔跑的小鹿;假如母爱是大海,那我们就是水中自由游动的鱼儿。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作者介绍
作品 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论文集《诗论》《艾青谈诗》等
评价   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他的诗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
艾青的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在“大堰河”的怀里,艾青快乐地成长,一直到5岁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背景解读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已长眠于地下的“大堰河”,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自由诗
诗体的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他的诗歌《草叶集》就是用自由诗体的形式写的,中国“五四”以后也流行这种诗体。艾青的许多诗歌,长短不拘,形式不论,也属自由诗的范畴。
知识链接






























3.词语辨析
(1)飘泊·飘零
二者都有“生活不安定”的意思,但二者在本义上的区别是适用对象的不同:“飘泊”用于船只,如渔船在江面上飘泊;“飘零”用于树叶、花瓣等,如落花飘零。“飘泊”与“飘零”在比喻义上的区别是语义轻重不同:“飘泊”语义较轻,指的是生活不够稳定的状态;而“飘零”语义较重,指的是生活失去依靠的状态。
词语 例句
飘零 ①秋风渐起,落叶飘零也是一种美丽。
飘泊 ②正是太白酒楼,让李白、杜甫两位飘泊异乡的性情诗人找到“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相见恨晚却情意悠长。
(2)熟识·熟悉
两者都有“知道得详细,了解得清楚”的意思。
“熟识”指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语意较轻,多用于具体的人或有形的物。
“熟悉”知道得清楚。语意较重,既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
词语 例句
熟识 ①陈云林对赖幸媛说:“也许你对我不熟悉,但我常在电视台看到你,所以我们可以算是电视上熟识的老朋友了。”
熟悉 ②他从事金融业近十年,其中六年在华尔街工作,对美国资本市场及其运作非常熟悉,再加上这次又是和熟识的老朋友合作,他心中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3)凌侮·欺负
两者都有“欺辱”的意思。
“凌侮”指欺侮、侮辱,常用于书面语。
“欺负”指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范围比“凌侮”大。
4.熟语运用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词语 例句
凌侮 ①一个国家只有国富民强,拥有强大的国力,才有能力抵御外敌的侵扰和凌侮,才能捍卫国家的主权。
欺负 ②家长们对孩子的告状很为难: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
1.按照全诗的抒情结构,在诵读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第一部分(1~3节):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第二部分(4~11节):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第三部分(12~13节):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特别是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2.通过细节描写,诗人刻画了大堰河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大堰河是勤劳、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乐天安命,质朴乐观;她是慈爱的,一天辛劳中总不忘关怀“我”这个乳儿。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了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1.结构图示

2.主旨归纳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中国贫苦母亲勤劳淳朴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歌颂。
1.本诗第3节选取了哪些景象?用了哪些修饰语?想表达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鉴赏诗词的意象
【提示】结合诗词内容和意象的象征意义作答。

【答案】
景象 修饰语 表达内容
坟墓 雪压 草盖 写出了大堰河卑微的身世、悲苦的一生及身后的凄凉,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悼念哀伤之情
故居 关闭
瓦菲 枯死
园地 典押、一丈平方
石椅 长了青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鉴赏诗词的语言
【提示】结合诗词内容和词语的意义作答。
【答案】不能。这些词语表现了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恶劣,形象地写出了大堰河任劳任怨、质朴宽厚的品格,又与“她含着笑”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的善良、容易满足的性格特征。
3.第10节中,运用的六个数量词组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鉴赏诗词的语言
【提示】结合诗词内容和词语的意义作答。
【答案】“四十几年”“数不尽”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是对她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一手把”表明安葬之苦薄,正是大堰河悲惨人生的真实写照。两组数量词组对比鲜明,蕴涵着诗人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慨,也包含着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悼念和歉疚。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致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到对人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选取了大堰河的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大堰河丰富的个性。
技法镜鉴
细节描写
第4节中的排比通过8个细节集中地写了大堰河的劳苦;第5节中大堰河“哭”的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我”慈母般的爱;第7节中的排比细节写出了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和善良;第8节中的切糖、贴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细节则进一步表现了大堰河对“我”真挚的爱和她美丽的心灵。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
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仔细观察。写好细节,认真仔细的观察是基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2.以小见大。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大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3.反映主题。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能更具广泛性,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4.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5.语言精练。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描写细节不等于啰唆。
【即时小练】
写一段话,突出细节描写,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那是去年秋日的早晨,天很冷。我一出家门,就闻到一阵扑鼻的香味儿,不用说,广场对面卖烤红薯的老奶奶开张了。每天上学我都要经过这里,都会看见一个老太太围着一个大铁桶,在烤红薯。铁桶里面用木炭生火,薄铁皮桶盖上,红薯一字排开。在热气慢慢烘烤下,红薯变软了便熟了。老奶奶身材臃肿,手没有一刻得闲,嘴里不停地招呼客人。小摊旁,总是有许多的小馋猫围拢着,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啧!真香,真好吃。
【考点透视】
《考试说明》: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对接高考
鉴赏诗歌的情感
【考查趋势】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考对此的考查有这些变化: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联片,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情感,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语更有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在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化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考查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
【真题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金陵望汉江
(唐)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诗人以水无巨鱼指代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诗人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方法归纳】
1.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
考试题中的注释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的信息是出题人留给我们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在考试中能有更好的收获。

2.利用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例如孤雁、寒鸦、冷风、凄雨等,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有密切的联系。从意象出发,“顺藤摸瓜”,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

3.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把握思想感情。
一首诗或词,在题材选取上,因人而异,在形式技巧上,也千变万化,还有古今语言有别,这使得我们在理解上,客观地增加一些难度,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或者说是相通的、普遍的,那就是思想感情。无论古人或今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这就为我们的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提供了依据,进而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美文赏读
又是一个周末,我早早回到家,却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便问一旁剥豆的邻居李妈:“我妈呢?她不上班了呀!”大妈一脸疑惑,“你不知道?你妈下岗托我替她在菜场里找了份临时工,就在拐角,你去找……”我不等大妈说完,早就飞奔出去。穿过弄堂,“越”过菜市场,刚到拐角处,我怔住了。

母亲穿着一身破旧不堪的工作衣,正弯腰洗鱼,沾满血污的手麻利地干着,一绺干枯而又焦黄的头发随风飘拂。突然母亲微微咳嗽起来,腰也伛偻着。咳了好一会儿,母亲捶捶胸,又直起腰来。一切我都明白了。我和妈妈的目光相遇,她尴尬地笑了。

我只觉得让妈妈为了我干这份差事,太委屈她了。我的眼泪出来了。我走上前抚摸着母亲那双冰凉而又粗糙的手,说:“妈,别干了,我……不考大学了!”母亲吃了一惊,喃喃地说:“妈虽然辛苦些,但总比闲在家里好……念大学不得积蓄一点钱吗?……”夕阳照在她那布满皱纹的瘦瘦的脸上,我这才发现她已经老了,干枯而焦黄的头发中竟添了缕缕银丝!我真想扑在她怀里大哭一场。母亲直起了腰说:“早点回家做功课吧。”说完便提着铅桶向柜台走去。她把鱼放进桶中,然后倒在柜台上。
她个子不高,自然十分费力,她踮起脚,努力抬高桶,仍没有成功,她搬来一个木箱垫在脚下,身体向左倾,借助右膝盖才把铅桶拎起。我想帮她一把,她却说:“不要你帮,手都弄脏了。”我禁不住母亲的催促,只得回家去。
西下的太阳照在街道和菜市场上,金光灿烂。在弄堂口,我又转身去看母亲,她的腰挺得直直的,干得正起劲……她将那一抹光辉洒向我,我感受到阵阵的温馨……

我眼前悬挂着一幅画面:母亲穿着工作衣,拎着铅桶将鱼倒在柜台上,踮起脚……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世上还有最美的一幅画,我要说不是雷诺阿的风景画,也不是莫奈的海景画,而是这一幅!

【精要赏析】文章较好地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更洋溢着“我”从母爱中所感受到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情真意切。
【好书推荐】
艾青《艾青诗选》
沙平《我所知道的艾青大师》
何振华 《爱给花洗澡的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