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蒸气的凝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水蒸气的凝结 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9 11: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水蒸气的凝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科学探究
能根据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形成的条件。能按要求做对 比实验,初步学会应用差异法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STSE
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 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用对比实验探究水蒸气转变成水的条件。
教学难点:
制定较规范的研究计划来指导研究杯盖内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带盖的杯子、热水
分组材料:烧杯2个、培养皿2个、热水、冷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演示:在杯子里倒入开水,让学生观察杯盖后,再将杯盖盖在杯子上。
学生观察杯盖(杯盖内没有水珠)。
1分钟后再打开杯盖,观察:杯盖上产生了什么?
生:杯盖内产生了小水珠。
聚焦问题:杯盖里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二、活动:研究小水珠的由来
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
学生猜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谈话: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
出示实验材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验证。
汇报交流,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
(1) 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热水。
(2) 在1号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热水,在2号培养皿中倒入等量冷水。
(3) 分别将两个培养皿盖在烧杯上,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组实验,及时记录。
讨论以下问题:
(1) 实验中为什么用等量的热水?
(2) 培养皿中为什么装冷水或热水?
与大家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三、拓展迁移
自然界中水的凝结现象
(1) 演示:在一个搪瓷杯里放进冰和水,使杯子成为一
个很凉的物体,把杯子放在潮湿的布上。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2) 讨论:为什么搪瓷杯外有小水珠出现?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讲解:自然界中的露珠也是这样形成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 °C以上)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
在汽车挡风玻璃内壁经常会有小水珠的出现,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如何解决?(联系蒸发现象) 板书设计:
第2课 水蒸气的凝结
凝结
水蒸气 小水珠
遇冷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