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读准字音
①悼词( ) ②诅咒( ) ③繁芜( )
④诽谤( ) ⑤缔造( ) ⑥诬蔑( )
⑦肤浅( ) ⑧浅尝辄止( )
答案 ①dào ②zǔ zhòu ③wú ④fěi bànɡ ⑤dì ⑥wū ⑦fū ⑧zhé
2.词语辨用
(1)浮浅·肤浅
①有人认为罗斯福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受了骗”,向斯大林作了过多让步,这是一种 的老生常谈。
②相比之下,她们自己 的生活和一潭死水般的日子倒变得难以忍受了。
(2)忌恨·记恨
小王与小李在车间里都是一把好手,小李在本年度被评为“红旗手”称号,小王为此而产生 。车间主任找小王谈话:“要学会宽容,不要斤斤计较。”小李也明确表示以后绝不 小王,他们要成为好朋友。
(3)衷心·忠心
从警以来,他的 愿望是用满腔赤胆 守卫家乡的安宁和幸福。
答案 (1)①肤浅 ②浮浅 (2)忌恨 记恨 (3)衷心 忠心
解析 (1)都有“不深”的意思。①“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②“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2)“忌恨”,因忌妒而怨恨。“记恨”,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3)读音相同,都与“内心”有关。衷心:侧重于发自内心,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形容词。忠心:侧重于对人或事物忠诚,只能作名词。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看了这封信,他才豁然开朗,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
解释:
(2)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浅尝辄止地谈外国。( )
解释:
(3)攀登科学高峰,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忍不拔。( )
解释:
答案 (1)× 豁然开朗:指从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不合语境。句中指看了信后突然醒悟。应用“恍然大悟”。
(2)× 浅尝辄止:是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钻研。此处不合语境,应用“生吞活剥”。
(3)× 坚忍不拔:是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偏重强调主观意愿。句意强调“刻苦”“不懈”,这里应用“坚韧不拔”,“坚韧不拔”主观意愿不太明显,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对象误用。
1.本文主要讲到了马克思的哪些贡献?
理论方面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实践方面
创办各种报纸、小册子
答案 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2.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表达了对好朋友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恩格斯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度地概括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建树和实践功绩,在叙述和议论之中蕴含着对马克思的崇敬和哀悼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
C.马克思逝世后,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表示了尊敬、爱戴和悼念,这说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及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D.剩余价值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对于马克思的这一发现,恩格斯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来类比,意在强调马克思这一发现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答案 A
解析 B项“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有误。C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错,应该是“无产阶级忠实的代表”,他没有领导一国政党,他只是创立了第一国际。D项“剩余价值”错,应该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一、基础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习近平表示,中国与世界银行三十多年的合作 ,世界银行的资金和智力资源,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②梦想的实现往往是一个艰苦和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 ,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
③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离不开一整套 的机制。
A.行之有效 卓有成效 立竿见影
B.立竿见影 行之有效 卓有成效
C.卓有成效 立竿见影 行之有效
D.卓有成效 行之有效 立竿见影
答案 C
解析 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由“支持了”可知,是已有成效,故①处应填“卓有成效”。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②处由“一步到位”可知,应填“立竿见影”。行之有效: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语境强调有效,③处应填“行之有效”。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极其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把它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
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
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
答案 B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活动”后加“的范围”;C.语序不当,相关部分应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成分残缺,应在“恩格斯”后加一“在”字。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 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也许 也 毕竟 甚至 也 然而
B.即使 却 毕竟 还有 也 然而
C.也许 却 但是 还有 都 而且
D.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都 而且
答案 D
解析 “即使”表假设的让步,后面与“也”呼应更合适,如果后面接“却”语意不连贯,据此排除A、B、C三项。第三空由前文看应表转折,所以用“但是”。第四空由前后文看应填表递进的“甚至”,“还有”没有递进意。第五空由前面“每一个领域”,可知用“都”合适。第六空由“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可知,句中有递进意,所以选用“而且”。故最后选择D。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的能力。A项,“无产阶级”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尊敬”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D项,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第一个句号最好用分号。两个冒号后边的部分都是解释前边的内容的,改成破折号为宜。
二、精段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恩格斯不忍心直接使用“死”之类的字眼,而是用“停止思想了”等,比喻马克思的逝世,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悲痛的心情。
B.“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事实,以“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对马克思的崇高评价,为下文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他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张本。
C.恩格斯说马克思“睡着了”,主要是为了表现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达了他对马克思的崇高敬意。
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马克思逝世之突然,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答案 A
解析 这句话不是比喻,而是讳饰。“停止思想了”是“死”的讳饰。讳饰也叫“避讳”,遇有犯忌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而改用另一种说法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6.第二段中写到马克思的逝世的影响,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 )
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D.欧美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需要更迫切。
答案 A
解析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所以才先提“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故选择A。
7.把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类比,以下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它们在科学上具有同等的价值。
B.它们都是划时代的发现。
C.它们都是革命性的发现。
D.它们对人类进步起了同样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作者在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作用时,着重强调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因此,它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故选B。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