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 山行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 山行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9 21:37: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学段学科  小学语文 教材版本 统编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 
学 校 教学班级 三3
教学课题 《山行》
教学设计者 蒋 枫
上课教师
教材分析 《山行》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本诗为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围绕“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安排了三首诗。所选古诗均为七言绝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沉浸在深秋的美景之中。《山行》这首诗借景抒情,依作者所写,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这样生机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情趣,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这首诗,语言凝练,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课文中编排的古诗,配有图画。这种“诗画结合”的特定文学样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借图领会古诗的意境。
学生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对诗中出现生字大多能通过采用以往所学的识字方法可以轻松认读。学生在古诗积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量,掌握了诵读古诗的一些技巧,对诗句中的“押韵”有初步感知,但不够清晰。但是对于诗中的字词、诗句的含义理解方面还缺少方法;特别是对诗句中营造的景象、意境,“诗中有画”的特点;对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来表情达意的表达方式的体会存在困难。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认识“径、斜”等生字,正确书写“寒、径、斜”等生字。 借助拼音,注解,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押韵的特点,熟读成诵。 学习利用注释、查字典、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 利用诗中景物的特点,借助插图,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对秋天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 重点:结合图画和注释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对比,体会诗中用字、物象择取的精妙,感受山行秋景之美。
教学工具 与资源说明 本课中所运用的教学工具为:视频、微课、PPT,电子书包PAD,动画演示等。 1.视频:《秋天山景》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满山满野一片火红,满目红枫的美丽画面,产生视觉的冲击力,增强对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微课:《古诗中的押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了解古诗具有严格的格律美,音韵美。如:《山行》中第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的都是“a” 3.电子书包PAD:运用电子书包技术,学生进行诗句中词义、句意的选择。进行读诗作画,巩固练习。 4.教学PPT,展示教学流程中的关键内容,提供多彩的画面。 5.动画演示:通过动画演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应用说明 拍摄提示 (需要提示拍摄者注意的内容)
一、游戏激趣,引入古诗 1.游戏引入: 小朋友们,你喜欢读古诗吗?我们一起来玩“切切古诗文”游戏吧!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到了这么多古诗! 2.单元主题导入:出示画面: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橙黄的果园等景象。 3.学生描绘秋天景象。 师小结:这一单元,我们将围绕“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学习古诗、课文,一起去欣赏迷人的秋色。 板书:金色的秋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山行》。 4.板书:山行 释题: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动画: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5.介绍诗人。 板书:杜牧 1.电子书包:“切切古诗文”游戏。(古诗积累挑战游戏,激发学生背诵和积累古诗兴趣)。 2.PPT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橙黄的果园等景象。 3. 屏幕动画:《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4.ppt出示诗人简介: 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古诗切切游戏”部分镜头切换到iPad画面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读通诗句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尝试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自学要求: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2)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3)想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互助 3.交流:正音“斜xiá,径:jìng” 书写:寒 4.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小结: 两个字,两个字,三个字一个节拍,及时换气,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读诗不仅要正确,更要有节奏感。 思。 5.发现押韵 (1)这首诗那么朗朗上口,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读音的秘密? (2)微课:《古诗中的押韵》 (3)引导发现押韵:(将“斜、家、花”显红,“斜字古音xiá”) 5.自由朗读,读到朗朗上口为止。 6.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师:诗人杜牧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描绘在了这首诗里,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7.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技术,进行古诗配画。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1.PPT出示 自学要求: (1)小组自主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2)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3)想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2.动画出示“寒”的书写笔顺 3.PPT出示 《山行》诗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微课《古诗中的押韵》(通过学习微课,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押韵特点) 5.PPT出示诗句:(将“斜、家、花”显红,“斜字古音xiá”) 1.利用电子书包技术,进行古诗配画。 画面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画面二:在山上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画面三:火红的枫林  捕捉学生小组学习的镜头。


三、理解词语,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四人小组合作,借助字典、利用文中的注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1.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1)查字典理解: 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径:小路 (2)借助注释,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小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再串句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借助注释,联系等生活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二~四句。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其 余三句诗句。 小组学习 交流反馈 2.交流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1)比较:“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2)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3)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在白云缭绕的地方,人们 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1)“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2)结合画面理解“晚”(傍晚)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4.交流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1)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2)联系上下诗句,比较: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师小结: 词的理解,可以借助注释,可以借助字典,可以联系生活,更重要的是联系上下文,透过字里行间去领悟其中的奥妙。   PPT出示诗句 PPT出示解释条 PPT出示: “白云生处有人家” 结合画面比较:“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PPT出示: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在白云缭绕的地方,人们 _________________。”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体悟情感   通读全诗,想象画面: 想象交流: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3.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这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4.播放视频,感受枫林的绚丽。 5.结合画面体会“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预设: *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师: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5.再读诗句,加深体悟 师: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1)学生练习再读诗句。获取体验。 (2)学生汇报,归纳诵读方法: (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 6.课堂总结 1.视频:《秋天山景》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满山满野一片火红,满目红枫的美丽画面,产生视觉的冲击力,增强对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配乐:(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插入部分视频镜头  抓拍学生个别朗读的镜头


五、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背诵古诗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段、诗句。 PPT出示: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段、诗句。
板书设计 金色的秋天 赞美秋天 山行 唐·杜牧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目标达成的说明:(用什么方法评估本堂课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有节奏地诵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中押韵的特点;学习利用注释、查字典、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插图,视频,展开想象,并能将想象的画面进行描述;能从诗句中感受诗人对秋天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通过诵读表达赞美的情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