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9 09: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依据教育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高中历史课程还应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康雍乾三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以及清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所进行的斗争,清朝在这一时期的统治使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版图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同时本课还提及清朝鼎盛之后所遭遇的危机。学生情况:就知识而言,学生对清朝历史并不陌生,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的一些历史掌故都多少了解一些,但是比较感性,而且比较散乱,缺乏深刻的系统的认识。就能力而言,学生对与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还掌握的不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简要概括的能力还比较弱,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还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本课采用的主要是讲述法,教师讲述、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以对话的方式互动。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准备:PPT
?教学目标
了解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史实;明确清朝前期疆域的范围;了解清朝前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提高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依据史料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史学素养,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方法;增强捍卫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领土主权意识;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清朝康雍乾三朝为强化专制和巩固版图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斗争。教学难点:关于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的认识。

板书结构
导入:关于康乾盛世的认识一、疆域的奠定二、专制的强化三、潜在的危机结语:清朝近代化的迟滞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导入:从“康乾盛世”的认识说起,引入第一个问题“疆域的奠定”【教师活动】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辨证地认识“康乾盛世”。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形成对康乾盛世相对理性的认识,同时认识到“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版图的扩大和巩固,由此引入第一问题“疆域的奠定”。一、疆域的奠定1.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斗争【教师活动】教师借助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列举相关事件并简要解释,帮助学生认识康雍乾三朝所面临的问题,以便更好的理解相关事实。【学生活动】学生老师的引导下读图,回顾和学习相关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认识。事件意义康熙帝收复台湾(1683)设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康雍乾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了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地区的管辖康熙帝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中国2.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刚才所学及表格提供的信息,分析清朝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上有什么特点?材料如下:制度备注 地方内地十八省设总督、巡抚;省之下设道、府、县东北三将军辖区奉天、吉林、黑龙江西北二将军辖区新疆(设伊犁将军,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管理)、乌里雅苏台青藏二办事大臣辖区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内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中央理藩院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民族事务【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分析材料并回答:1.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2.重视少数民族的事务,中央设专门机构,在边疆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借助其上层人物维持统治;【小结】康雍乾三朝时期通过一系列斗争和措施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学生形成对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这一时期版图的巩固还与中央集权制的强化有一定关系,由此引入下一个问题:专制的强化。二、专制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置【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清朝初年中枢机构的演变,提供材料,并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军机处有何特点?材料:??????军机处官员掌管军国机要,起草诏令,但非正式衙门,亦无正式衙署,其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军机大臣亦非实官,仅是内廷差使,平时在朝中值日,随时准备皇帝召见,听命于皇帝,完全是皇帝私人办事机构,但又是国家最高决策施政中心。????????????????????????????????????????????????????????????????????《中国历史新编》??【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无实权非正式的秘书机构;?国家军国要事的决策中心。2.密折制度的形成【教师活动】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试想一下密折制度对皇帝有何重要意义?材料:所谓的密折,即大臣所上的奏折不经内阁拆阅,直接呈递皇帝,皇帝批阅之后直接发还上奏者本人。……为保密起见,在纸封外绑以木夹板,并贴以印花,后来甚至用带铜锁的特质皮匣包封密折,然后通过驿站,或由专差交兵部捷报,或遣亲信之人专程送至奏事处,由奏事官接受登记之后,交奏事太监直送皇帝亲自拆阅。?????????????????????????????????????????????????????????????《中国历史新编》【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3.制造文字狱【教师活动】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这几个例子来看清朝制造文字狱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什么?材料如下:时期????????????????????????????事件康熙庄廷鑨《明史》案:沿用南明年号,庄廷鑨被开棺戮尸,被株连者达70余人;戴名世《南山集》案:书中有同情南明政权的倾向,且用了南明的年号,戴名世被处死;雍正吕留良案:曾静及其弟子因劝川陕总督造反被抓,审讯中发现其思想受吕留良著述的影响,吕留良被开棺戮尸,一个儿子和一个学生被杀。乾隆湖南学政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清浊”,被处死;东台举人徐述夔“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被开棺戮尸,其孙子被处死。【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打击民众的反抗意识【小结】清前期强化专制的主要措施措施作用军机处削弱了大臣对皇权的威胁密折制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控制文字狱加强了对民众的思想控制三、潜在的危机【教师活动】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危机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朝在封闭中走着老路,西方在开放中走向近代; 结语:清朝近代化的迟滞历史是无情的,当你一旦在近代化的起步点上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因为你所丧失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也丧失了近代化的条件。其他国家抢在前面实现近代化,反过来变成中国实现近代化的障碍,因为其他国家抢在前面占领了制高点,中国就上不去了。???????????????????????????????????????????????????????????????????????——戴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