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2.5保护大气圈(经典好题+精妙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2.5保护大气圈(经典好题+精妙点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9 11:00:46

文档简介

第五节:保护大气圈
选择题
1、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习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发展观念的是( )
A. 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 为防止疾病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 鼓励建设小型火力发电厂,保证电力供应 D. 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野外田地焚烧处置,以便让土地更加肥
3、人类生活经常要接触下列五种物质,它们是: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并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21·世纪*教育网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4、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 臭氧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二氧化碳m
5、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关于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较合理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森林大火
B.光合作用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版权所有:21教育】
7、下列关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中,(1)由于动植物数量的增加;(2)乱砍滥伐森林,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荒漠化;(3)工业发展,含碳燃料的用量增加;(4)实验中,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1)(2) B.(3)(4) C.(1)(4) D.(2)(3)
8、关于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氟利昂和含氮废气能导致臭氧层破坏
B.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是大气污染的结果
D.臭氧层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可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生教育网
9、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21cnj*y.co*m】
10.市监测站对空气质量进行在线自动监测,下表是我市清明节的空气质量日报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0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com
填空题
11、今年3月2日起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六项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www.21-cn-jy.com
(1)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紫色石蕊遇酸雨颜色变成_ __。
(2)PM2.5吸入人体后,会携带病原体使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__ __传播。(3)污染物中的臭氧和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2·1·c·n·j·y
1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2-1-c-n-j-y
⑴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_________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⑵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为了检测某市区空气的清洁程度,在市内设立了检测点,公布空气的有关数据。它的某一技术参数是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物)的含量来表示。为了测定这一参数,可以使用这样一种设备:用空气泵将空气吸入一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滤网,滤网能吸附通过它的空气中的悬浮物。滤网置于精密的天平之上,它能测出附在滤网上的颗粒物总质量(毫克)。下图是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观察的记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表可以看出,a、b、c、d四个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____ 。
(2)如果空气泵每秒能将2.5升空气吸入容器,则该地区这4小时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有 ___ ?毫克。
14、空气污染
(1)原因: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__________。
(2)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__________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15、气象资料显示,全球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地球在呻吟,假若你是地球,你最担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空气CO2的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安装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能将有害气体90%转化为危害较轻的气体排出。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回答:
? ①汽车尾气中,属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②针对经催化式排气净化处理器处理后尾气的组成,你若是科学家,还应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保护大气圈
选择题
1、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B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会造成水体和空气的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不可取,故C符合题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可以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习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发展观念的是( )
A. 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 为防止疾病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 鼓励建设小型火力发电厂,保证电力供应 D. 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野外田地焚烧处置,以便让土地更加肥
【解析】 A.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正确,故选项正确; B.为防止疾病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错误,浪费资源;故选项错误; C.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错误; D.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野外田地焚烧处置,以便让土地更加肥沃错误,燃烧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人类生活经常要接触下列五种物质,它们是: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并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21·世纪*教育网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解析】 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人体呼出的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也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①②⑤符合题意。 ?故选A。
4、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 臭氧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二氧化碳
【解析】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PM2.5、NO2、CO、SO2、臭氧等,不包括CO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21*cnjy*com
5、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关于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较合理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森林大火
B.光合作用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A、森林大火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但那是偶尔发生的不会造成长期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不符合。 B、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B不符合。 C、含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当今世界的燃料都含有碳元素,故C符合。 D、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D不符合。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解答】解:A、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 C、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是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 故选:D。 【版权所有:21教育】
7、下列关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中,(1)由于动植物数量的增加;(2)乱砍滥伐森林,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荒漠化;(3)工业发展,含碳燃料的用量增加;(4)实验中,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1)(2) B.(3)(4) C.(1)(4) D.(2)(3)
【解答】解:(1)动物的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增大影响不大,植物数量的增加,能减少二氧化碳的量;
(2)乱砍滥伐森林,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荒漠化,减少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
(3)工业发展,含碳燃料的用量增加,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
(4)实验中,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影响不大。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意的是D.故A、B、C错误。
故选:D。
8、关于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氟利昂和含氮废气能导致臭氧层破坏
B.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是大气污染的结果
D.臭氧层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可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生
【解答】解:A、致冷剂氟里昂和含氮废气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A是正确的; B、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故B正确; C、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是大气污染的结果,故C正确; D、臭氧层耗损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 故D错误。 故选:D。 21教育网
9、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解析】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A正确;酸雨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故B正确;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C正确;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故D错误。故选D。【来源:21cnj*y.co*m】
10.市监测站对空气质量进行在线自动监测,下表是我市清明节的空气质量日报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0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解析】A、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会产生影响,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会产生影响,故选项错误; C、生物的呼吸,不污染,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故选项正确; D、汽车排放尾气含有有害气体和粉尘,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会产生影响,故选项错误; 故选C。21cnjy.com
填空题
11、今年3月2日起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六项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www.21-cn-jy.com
(1)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紫色石蕊遇酸雨颜色变成_ __。
(2)PM2.5吸入人体后,会携带病原体使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__ __传播。(3)污染物中的臭氧和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2·1·c·n·j·y
【解析】(1)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紫色石蕊遇酸雨颜色变成红色. (2)PM2.5吸入人体后,会携带病原体使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进行传播,这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3)臭氧和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1)红色;(2)呼吸道;(3)构成臭氧和氧气的分子结构不同.
1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2-1-c-n-j-y
⑴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_________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⑵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1)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释放能量; (2)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深海压强大、温度低,气体的溶解能力随之增强. 故答案为(1)释放;(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3)大,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
13、为了检测某市区空气的清洁程度,在市内设立了检测点,公布空气的有关数据。它的某一技术参数是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物)的含量来表示。为了测定这一参数,可以使用这样一种设备:用空气泵将空气吸入一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滤网,滤网能吸附通过它的空气中的悬浮物。滤网置于精密的天平之上,它能测出附在滤网上的颗粒物总质量(毫克)。下图是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观察的记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表可以看出,a、b、c、d四个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____ 。
(2)如果空气泵每秒能将2.5升空气吸入容器,则该地区这4小时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有 ___ ?毫克。
【答案】(1)d (2)0.28
【解析】(1)从图表可以看出,a、b、c、d四个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d; (2)如果空气泵每秒能将2.5升空气吸入容器,则该地区这4小时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有。 故答案为:?(1)d;(2)0.28。
14、空气污染
(1)原因: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__________。
(2)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__________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答案】(1)空气污染;(2)人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根据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解答。 (1)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2)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故答案为:?(1)空气污染;(2)人为。
15、气象资料显示,全球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地球在呻吟,假若你是地球,你最担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空气CO2的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安装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能将有害气体90%转化为危害较轻的气体排出。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回答:
? ①汽车尾气中,属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②针对经催化式排气净化处理器处理后尾气的组成,你若是科学家,还应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一反应的温度升高问题,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看温度计的存在)环境在不断恶化,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有:冰川融化陆地大量被淹没,土地沙漠化,植物无法生长,人类无法生存;导致空气CO2的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消耗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答案】(1)冰川融化,将使陆地大量被淹没,土地沙漠化会使植物无法生长,人类无法生存等;人类消耗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2)①CO、NO、NO2;②进一步提高有毒、有害气体的转化率,有效回收和利用CO2气体
(2)①汽车尾气中,属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②还应解决的问题有:有毒有害物质的转化率能否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等物质能否回收再利用等。
故答案为:(1)冰川融化,将使陆地大量被淹没,土地沙漠化会使植物无法生长,人类无法生存等;人类消耗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2)①CO、NO、NO2;②进一步提高有毒、有害气体的转化率,有效回收和利用CO2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