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机械和功
主备
教师
学科
主任
目
标
导
航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⑵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的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体会实验研究方法。
⑵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预
习
检
测
1.会用实验的方式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1)提出问题(2)制订计划。(3)实验器材(4)设计表格收集证据。(5)总结实验的结论
2.什么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他们的关系怎样?
3.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4.为什么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师生
标注
合
作
展
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11-113页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探究: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
1、问题与猜想:使用动滑轮、拔钉子使用羊角锤、钓鱼杆、定滑轮的目的是什么?
提出问题:使用机械能够省功吗?
2、制定计划
①直接 W1
②再用 W2,
。
3、收集证据
力/N
移动距离/m
力做的功/j
F1=
h=
W1=Fh=
F2=
S=
W2=F2s=
计算并比较两次所用的功:W2 W1
4、分析与结论: 。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 公式:
2.额外功: 公式:
3.总 功: 公式: 或
4.机械效率:
公式: 推导公式:
5. 机械效率总小于1的原因
。
6.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减少 功,即改进 ,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即机械重力更小。按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润滑可以 ,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等。
师生
标注
反
馈
检
测
1.用动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杆,将重600N的物体抬高4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cm,人做的功是___J,机械效率是____。
2.?用一个动滑轮将重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0.5m,在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是300N,则W总=______J,W有用=______J,机械效率η=______。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总质量为500 g的钩码匀速上拉,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1 N,两个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用此滑轮组提升1000 g的钩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g=10 N/kg)
4.如图所示,某人将一物体用F=40 N的推力匀速将一个重200 N的物体推上高h=1 m、长s=6 m的斜面,则此人对物体做的总功为__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__J,摩擦力为________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5.外力对水泵做了7.5×105焦耳的功,水泵把5×103千克的水送到10米高的水池,水泵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焦耳,水泵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g取10N/kg)
6.图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2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 焦.
7.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则:提桶做的功、提水做的功、提水和桶做的功分别是: A.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B、额外功、有用功、总功
C、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D、总功、额外功、有用功
师生
标注
作业
教材114页第1、2、3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