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9 11: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案
一、预习导学:
1、使用滑轮组,应注意两个关系式:
(1)F=. 式中G在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表示 ;在不计摩擦时,则表示 。
式中n表示 .
(2)s=nh.
式中h为 ;n仍表示 ;s表示 。
二、自主学习:
1、我们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做功时,目的是把物体提到一定高度处。演示(如图1):用滑轮组提物体时,什么是有用功? 。
什么是总功? 。
如何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我们需要哪些测量仪器? 。
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4、知道了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了,同学们猜想一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能说说你们的猜想依据吗?
因素1 依据
因素2 依据
因素3 依据
5. 根据你的分析,请你设计实验的方案。
(1)实验所需的器材: 。
(2)画出实验装置图:
(3)探究步骤:
①按图组装滑轮组: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钩码。
②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一段距离,记录 、 、 、 。
③改变动滑轮下所挂的钩码重,重复实验步骤②两次,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④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算出三次实验的 、 和这个滑轮组的 ,填入表中。
⑤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钩码,重复步骤②③④。
思考l: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和滑轮对钩码的力?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是处于向上匀速运动中.还是处于静止状态?
思考2:怎样测量拉力将绳子提升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距离h?
思考3:如果没有刻度尺,测不出s和h的具体值,能否算出机械效率?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
思考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动滑轮重有关?如何验证?
6.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7. 分析与论证: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
(1)对于同一滑轮组, 。
(2)对于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时 。
8. 交流与评估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说一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什么。
在该实验中,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向下拉绳,其示数F会 ;η会 ;
如果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则示数F会 ;η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创新与思考
1.小军同学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装置如图2所示),记录的数据与处理结果如下表。同学们交流评估时,小军发现他所记录的数据其中一组有错误,设计的表格也存在问题。
(1)请你找出错误数据并将纠正后的数据及结果填写在空格内。
(2)指出设计表格的不妥之处。
(3)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操作才能正确测量出拉力F?
2.小红在升国旗时,感到向下拉绳子所用的力,要比直接提起国旗所用的力大很多。她想到,升国旗采用的定滑轮机械效率是不是很低呢?她用了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把步骤填写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国旗受到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 向下拉动绳子,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③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表达式= 。
(2)如果要提高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办法?请你说出一条。(国旗质量不允许改变)
3.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 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答: 。
4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
重G动/N
钩码重
G物/N
钩码上升
高度h物/m
直接将钩码
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动力F动/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S动/m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
W总/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
0.53
1
0.1
0.1
0.7
0.3
0.21
47.6%
2
2
0.1
0.2
1.1
0.3
0.33
60.6%
3
4
0.1
0.4
2
0.3
0.6
66.6%
(1)请你在图4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
(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
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5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
6、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
效率η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4)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参考答案:
一、预习导学:
(1)物重 物重与动滑轮重 绳子段数 (2)物体上升高度 绳子段数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二、自主学习:
1、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拉力所做的功
2、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G h F s
3、η=
4、因素1 物重 依据 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
因素2 摩擦 依据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
因素3 动滑轮重 依据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
5、(1)动、定滑轮 细绳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钩码
(2)实验装置图(如图1)
(3)②竖直匀速 G h F s
④W有用 W总 η
7.(1)提升的物体越重 η越高 (2)G动越重 η越低
8、变小 变大 变小 变小
创新与思考
1.(1)0.25 0.1 75% (2)不需要取平均值
(3)竖直匀速向上拉
2、(1)②竖直匀速 ③G/F (2)减小摩擦力(加润滑油)
3、(1)G/3F (2)> (3)改变钩码重,分别测出η,进行比较
4、(1)如图2 (2)相同 大 大 (3)C (4)不能
5、(1)88.9% 2.2 30 (2)竖直匀速向上
(3)物重 W额一定,W有用增大,η增大 (4)动滑轮重 摩擦
6、(1)刻度尺 (2)匀速 (3)40% (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