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9 14: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篇章结构。(重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难点)
3.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我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而一个大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却往往抵不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正音辨形
论语(lún) 埋没(mò) pánɡ huánɡ(彷徨)
儒家(rú) 华yì(裔) 丁肇中(zhào) 中庸(yōnɡ)
2.词语解释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市。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二)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交流点拨】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是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
【交流点拨】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王阳明)”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3.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
【交流点拨】(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4.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此部分可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以“我”为例,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一)文本探究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交流点拨】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交流点拨】“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在此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交流点拨】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7.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交流点拨】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8.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交流点拨】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却不会做研究。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交流点拨】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交流点拨】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地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地、有计划地探索。
(二)写法赏析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交流点拨】A.举例论证:①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反面事例)
②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正面事例)
③第11段举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证明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④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B.对比论证: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C.道理论证:①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②第9段论述了实验的要求。总结: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说理充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三)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本文由古代典籍引出观点,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和致知的弊端,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和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希望年轻一代对于格物致知精神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板书设计,结构图解

五、语文积累,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相信你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联想一下,我们是否也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或者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
【交流】生甲:我从探究剪刀的工作原理中知道了杠杆原理(中间那个点构造了杠杆)。生乙:我搜集的名言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知足践之。(刘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生丙: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教学反思
本文重点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教师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误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