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 广东省 梅州市 高级中学 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 诱惑(yòu)????????
B.?取缔(dì)???? 喧腾(xuān)??? 清澈(chè)???? 愧怍(zhà)
C.?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
D.?伛偻(yǔ)???? 田螺(luó)???? 塌败(tā)????? 骷髅(kū l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闲话??? 肿涨??? 不幸??? 失群落伍?????????????????????????????B.?荒辟??? 欺负??? 田螺??? 破破落落
C.?塌败??? 嗓子??? 边缘??? 面色死灰?????????????????????????????D.?镶嵌??? 骷髅??? 奏合??? 维持生活
3.《骆驼祥子》中,“酒醒过来,他非常的后悔,苦痛。再一想,这点钱是用女儿换来的,白白的这样赔出去,而且还喝酒打人,他觉得自己不是人。在这种时候,他能懊睡一天,把苦恼交给了梦。”这段文字写的是( ??? )
A.?二强子?????????????????????????????????B.?刘四爷?????????????????????????????????C.?祥子?????????????????????????????????D.?曹先生
4.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B.?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 , 但他做得很认真。(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非常大的庭院内有很多人)??????????
D.?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 )
A.?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7.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二、语言表达(共6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韩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人的坐骑,久而久之,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他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再对照实物涂点饰染。就这样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
材料二: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点止。除了练功外,他还要做清洁、洗碗……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
结合《卖油翁》,谈谈这两则材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0分)
(一)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 ①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 ②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 ③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 ④“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 ⑤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 ⑥“我可还得在这儿住,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 ⑦“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 ⑧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二)
家徽
???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 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 ⑨于是,我们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4)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四、写作题(共40分)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提醒,一次抬手相助,都传递着邻里的温情。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一些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
一、1. B 2.C 3. A 4. C 5. A 6. D 7. D
二、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某方面的成就。
三、(一)
(1)
①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
②质朴(自然、通俗)例如“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③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
(2)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为后文埋下伏笔;②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的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3)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4)示例一: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示例二: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示例三: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连接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10. (1)①第②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时代背景。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做铺垫。③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④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
(2)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②通过“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③“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④由前一句的“攥”着米袋到后一句的“提”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
(3)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4)①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②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③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④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