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9 21: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2) 初一年级 语文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为了永恒的纪念
文学社的同学想要为鲁迅先生编写一份纪念册,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不同人眼中的鲁迅先生
周海婴《回忆我的父亲鲁迅》
周 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孙伏园《追念鲁迅师》
唐 弢《琐忆》
郁达夫《回忆鲁迅》
林语堂《悼鲁迅》
子侄眼中的鲁迅
青年眼中的鲁迅
友人眼中的鲁迅
【子侄篇】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的海婴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的海婴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活泼的海婴
慈爱的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的海婴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尊重孩童
实事求是
天真活泼
【子侄篇】
阅读《回忆我的父亲鲁迅(节选)》,填写下列纪念册。
阅读《回忆我的父亲鲁迅(节选)》,填写下列纪念册。
永恒的怀念——鲁迅先生纪念册
纪念人:周海婴
难忘的往事 不朽的形象 爱的告白

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
我的父亲鲁迅先生(节选) 周海婴
他说从来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他们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过去把人们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七十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那时候又没空调,整天身上、背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年一到夏天,我总要长一身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晚饭以后,跑到二楼,躺在父亲床上,那时天色已暗,但为了凉爽并未开灯。

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每搽一面,母亲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父母中间,心里无比温暖。直到天色黑尽,父亲又要开始工作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不是看见父亲就远远地敬畏、蹑手蹑脚地,没有这种恐惧、害怕的感觉,记忆中他也只有一次假装用纸筒打我。


父亲写信通常用一种中式信笺,上面印有浅浅的花纹、人物或风景,父亲给不同的人写信,选用不同的信纸。如果我碰巧遇到父亲写信,想表现一下自己,往往自告奋勇地快速从桌子倒数第二个抽屉,以自己的“眼光”为父亲挑选信纸。



父亲有时默许了,有时感到不妥,希望我另选一张,而我却僵持不肯,每逢此时,父亲也只好叹口气勉强让步。后来听说日本有一位学者叫阿部兼也,专门研究父亲信纸的选用与致信者的内在关系,可惜的是他不知道这当中还有那时不谙世事的我的干扰。

每天我从三楼上下来总是蹑手蹑脚。父亲的房门一般不关,我悄悄钻进卧室听一会儿他的鼻息。父亲的床头凳子上……放着香烟、火柴和烟缸,还有象牙烟嘴。

我自知对他的健康帮不了什么,但总想尽点微力,于是轻轻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插进被熏得又焦又黄的烟嘴里面,放到他醒来以后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悄然离去。中午吃饭的时候,总盼望父亲对自己安装香烟的“功劳”夸奖一句。
不料父亲往往故意不提。我忍不住,便迂回曲折地询问一句:“今朝烟嘴里有啥末事?”父亲听后,微微一笑,便说:“小乖姑,香烟是你装的吧。”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比什么奖赏都贵重,心里乐滋滋的,饭也吃得更香了。

永恒的怀念——鲁迅先生纪念册
纪念人:周海婴
难忘的往事 不朽的形象 爱的告白
从不发脾气和与人激辩
为我涂药
从不打我
为父亲挑信笺
为父亲装香烟
★抓住典型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永恒的怀念——鲁迅先生纪念册
纪念人:周海婴
难忘的往事 不朽的形象 爱的告白
从不发脾气和与人激辩
为我涂药
从不打我
为父亲挑信笺
为父亲装香烟 和蔼
慈爱
★抓住典型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永恒的怀念——鲁迅先生纪念册
纪念人:周海婴
难忘的往事 不朽的形象 爱的告白
从不发脾气和与人激辩
为我涂药
从不打我
为父亲挑信笺
为父亲装香烟 和蔼
慈爱 在别人眼中,您是“横眉冷对”的斗士,而在我心中,您永远都是慈爱温和的父亲。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说看到上面海婴的纪念留言,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可能会补充些什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内容回顾
跟伯父谈《水浒传》
伯父笑谈“碰壁”
除夕伯父放花筒
伯父帮助黄包车夫
女佣阿三回忆伯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内容回顾

跟伯父谈《水浒传》
伯父笑谈“碰壁”
除夕伯父放花筒
伯父帮助黄包车夫
女佣阿三回忆伯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内容回顾
跟伯父谈《水浒传》
伯父笑谈“碰壁”
除夕伯父放花筒
伯父帮助黄包车夫
女佣阿三回忆伯父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伯父笑谈“碰壁”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伯父笑谈“碰壁”
伯父笑谈“碰壁”
幽默深刻
抨击旧社会
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跟伯父谈《水浒传》
慈爱关怀
教导有方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除夕伯父放花筒
热爱生活
富有童心
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
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
★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分析人物形象。
伯父帮助黄包车夫
热心无私
同情劳苦大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抓住人物的神态分析人物形象。
女佣阿三回忆伯父
尊重关怀
劳动人民
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抓住评论性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人物形象
★抓住典型事件
★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描写
★抓住评论性的语句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说看到上面海婴的纪念留言,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可能会补充些什么。
海婴,你那时太小了,只记得伯父对我们的慈爱。除了和蔼可亲,伯父还关心我们的成长,关怀、尊重贫苦的劳动人民,哪怕处处碰壁,也要为国为民大声呐喊,伯父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至今他仍活在人民的心中。
【青年篇】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阅读《琐忆》和《追念鲁迅师》的节选片段,在纪念册上为鲁迅先生创作一副对联,表达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怀念。
上联:
传写阿Q, 嬉笑怒骂,满腔热忱,开出疗救良药
传写阿Q, 嬉笑怒骂,满腔热忱,开出疗救良药
追念鲁迅师(节选) 孙伏园
在这篇杰作(《阿Q正传》)中,先生对祖国、民族、人民的满腔热忱和宽大仁爱的胸怀,真个是完全倾泻了出来。我每次接到先生的续作时,就像捏着一团正在喷射燃烧的岩浆似的,为之感到不安和激动,只有作品付印出来以后,方始安心下来。接着是大量读者来信和各报刊的评论,大部分是热情的赞叹,也有表示栗栗危惧,以为《阿Q正传》是专门嘲骂他自己,因而探听询问作者是谁,表示抗议。
这时,我又感到一种新的激动和快意,我深深意识到先生的作品成功了,正因为他对中国社会的剖露深刻,因此才会引起那么多、那么强烈的反响;我也深深意识到这将是一剂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它将使人振奋,觉醒……想到这些,就觉得先生的音容笑貌都在眼前,他的遗训仍似在耳边回响。
传写阿Q, 嬉笑怒骂,满腔热忱,开出疗救良药
《琐忆》?
琐忆(节选) 唐弢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
上联:
传写阿 Q, 嬉笑怒骂,热忱满腔,开出疗救良药

下联:
教诲青年,横眉俯首,爱憎分明,堪称精神导师
【友人篇】
同学们想要在纪念册上为鲁迅先生画一幅肖像画,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说说你选择哪段话作为作画的依据。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林语堂《悼鲁迅》
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

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

——郁达夫《回忆鲁迅》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横眉冷对千夫指
——对待敌人怒目而视。
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待人民俯首托举。
作业: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阅读收获,为鲁迅先生写一张纪念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