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从古时“万户飞天”,到“神五”将航天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再到如今“逐梦天宫”,中国人从未停止过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不懈追求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坚守和付出。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航天英雄的世界,感悟他们光环背后的那份责任与奉献。
22 太空一日
杨利伟
杨利伟(1965—),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特级航天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神舟5号发射全程纪录
弧形( ) 炽热( ) 轮廓( )
遨游( ) 严谨( ) 稠密( )
瞬间( ) 烧灼( ) 千钧重负( )
模拟( ) 俯瞰( ) 确凿( )
hú
chì
kàn
áo
chóu
jǐn
zhuó
shùn
jūn
nǐ
kuò
záo
本末倒置:
屏息凝神: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一目了然:
五脏六腑: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
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课文便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天地九重》是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中哪些阶段的经历?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太空飞行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 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2.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的。
3、在“火箭发射——太空飞行——飞船返回”过程中,短短的太空一日,却充满紧张和意外。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事情?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我”的身心感受经历的变化过程:
火箭起飞时,全身用力,肌肉紧张。飞船缓慢升起时,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随着火箭逐步加速,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接着因为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导致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要碎了,但头脑还非常清醒。→最后共振慢慢减轻,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
(2)太空飞行过程中,“我”在太空中遇到了未知的状况:
一是体会到了“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我”很难受。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靠意志力克服了这种错觉。
二是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我”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以至于至今无法确认发出声响的原因。
(3)归途惊心动魄: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时,舷窗外的防烧蚀层剥落。→接着飞船右边和左边的舷窗先后出现裂纹。→然后还有穿越黑障区和抛伞过程的惊险。→最后是飞船落地。整个过程险象环生,有很多是未知的状况,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就当时身处飞船的“我”来说,这一路确实可谓“惊心动魄”。
4、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 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本文主旨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杨利伟作为我国首飞航天员,表现出了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文章洋溢着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试简析本文在写法上呈现的突出特点。
(1)以第一人称叙事。
作为自传,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一边叙述火箭升空、航行和归航的过程,一边融合描绘自己的身心感受,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体,增强了叙述内容的真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2)小标题式结构。
从整体叙事看,文章采用的是纵式结构,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或飞船升空、航行、归航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讲述经历。每一部分都设置了简明扼要的小标题来提示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读者对课文内容有更明晰的把握。
(3)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巧妙地将科学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叙述生动而不失严谨。如“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用人们熟悉的感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绝大多数人无法体验到的飞船升空的感觉,通俗易懂。再如“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运用具体的数据,解说了人体内脏感受到的共振负荷,用语严谨精准,深入浅出地向读者普及了高深的科技知识。
神舟知多少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16日 杨利伟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17日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2008年09月25—28日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01—17日 搭载模拟人
神舟九号2012年06月16—29日 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2013年06月11—26日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 景海鹏、陈冬
在太空中漫游,杨利伟经历了很多神奇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神秘——“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你觉得杨利伟在太空中遇见的“神秘敲击声”有可能是什么呢?
天地九重(节选)
杨利伟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
以前不理解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啊,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唯一的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所有的中国人好好看看她,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我要留下所
有我见到的奇异景色。
地理知识告诉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蓝色的海水,浩瀚的海洋骄傲地披露着广阔壮观的全貌,我还看到黄绿相间的陆地,连绵的山脉纵横其间;我还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的普照下,仿佛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呈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飘来,又缓缓离去。
我知道我还是在轨道上飞行,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怀抱,冲向宇宙的深处,然而这也足以让我震撼了。我并不能看清宇宙中众多的星球,因为实际上它们距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很多都以光年计算。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宇宙的广袤真实地摆在我的眼前,即便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飞天的人,我已经跑到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空间,可以称为太空人了,但是实际上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