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高一年级 地理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运用实例,说出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特点。
分析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习目标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的河流阶地上,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6000多年。从这里出土了斧、锄、铲、刀、磨盘和磨棒等石制农具,矛、网坠和鱼钩等渔猎工具。
探秘半坡聚落
思考:
1. 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
以耕种和渔猎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活动
半坡遗址大致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中央,呈椭圆形,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房屋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是氏族首领的住所;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制造陶器的窑场。
探秘半坡聚落
思考:
2. 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半坡遗址大致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
居住区在中央,呈椭圆形,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墓葬区,沟东有制陶作坊区。
探秘半坡聚落
2. 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描述功能区的分布:
可以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形状进行描述
名词链接
绝对位置: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或者唯一性进行
定量刻画。如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主要是表达某一地理事物和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
位置关系,这里的其他地理事物有多种选择。
探秘半坡聚落
从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三个功能区的分布和聚落选址在浐河东岸综合推断:
生产区在居住区的外围,居住区以南,为耕种区;居住区以西,浐河沿岸为渔猎区。
思考:
3. 半坡居民的生产区是怎么分布的?绘制简图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探秘半坡聚落
绘制简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基本要素,如
比例尺、图例或注记、指向标等。
思考:
3. 半坡居民的生产区是怎么分布的?绘制简图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探秘半坡聚落
制陶作坊区
居住区
农耕区
墓葬区
渔猎区
北
壕沟
浐
河
思考:
3. 半坡居民的生产区是怎么分布的?绘制简图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你印象中的乡村和城镇是什么样?
乡村:一般是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江西的乡村景观 北京的城市景观
各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内部空间结构
乡村
城镇
聚落
什么是乡村和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公共空间 居住区 生产区
你能说出乡村内部的主要功能区吗?
江西婺源的李坑村景观
案例分析:乡村之旅
江西婺源的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小村,布局极有特色,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坑”是小溪的意思,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一条小河把村子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村内有拱桥、栈亭、寺庙、庭院,徽派建筑遍布,民居院落沿溪而建,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结合资料,说出该村公共空间主要有哪些?
推断这些公共空间分布在乡村什么位置?
拱桥、栈亭、寺庙、街巷等
常在乡村中心,小河两岸
3. 李坑村内部的空间
结构有何特点呢?
公共空间
居住区
生产区
各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村中心
在公共空间周围
在最外围
案例分析:乡村之旅
江西婺源的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小村,布局极有特色,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坑”是小溪的意思,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一条小河把村子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村内有拱桥、栈亭、寺庙、庭院,徽派建筑遍布,民居院落沿溪而建,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4. 李坑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
社会经济因素:文化、风俗等
在2011年,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给广大村民带来了无限商机时,古村落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李坑景区村民主动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了进入景区步道两侧的158个摊棚,重现景区原始风貌。
5. 说明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对乡村发展的意义?
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化;
改善生活条件,美化乡村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推动乡村经济,完善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
新乡村建设
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景观
新乡村建设
改造前
居住区
整齐划一
城市内部的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根据图例,勾画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位置。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案例分析:探寻首都
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商业街、各种商场……
城区中心、交通干线旁。
构成:
分布:
中心商务区(简称CBD)
中心商务区
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和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
住宅区
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呈现不同级别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多在城市边缘。
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不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1.中心商务区
2.批发和轻工业带
3.低收入者住宅区
4.中收入者住宅区
5.高收入者住宅区
6.重工业区
7.卫星商业区
8.近郊住宅区
9.近郊工业区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历史原因
现在的北京前门大街
旧时的北京前门大街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经济原因
某城市地租与距离关系示意
地租
与市中心距离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交通原因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社会原因
宗教信仰
社会地位
生活方式
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唐人街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行政原因
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交通原因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案例分析
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2005年,首钢将钢铁产业的冶炼部分迁往河北曹妃甸等地,拉开了首钢搬迁和首都西部地区功能调整优化的大幕。
思考:
1.首钢原址属于哪一种城市功能区?
2.影响首钢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首钢搬迁后,你认为这些旧厂房应如何处理?
工业区
环境污染原因
改造
重新规划建设
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冬奥组委办公区
花样滑冰馆冰场
首钢旧貌换新颜
2016年,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原址,将旧厂房改造为4座冬奥会训练场馆。除了冬奥会项目,首钢原址上规划建设了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总面积达70公顷,实现1.9公里长的绿轴景观。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将工业区改造为文化区和休闲区,促进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利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和传承,建设和谐城市。
4.从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角度,说明将首钢原址进行改造建设的意义。
2018年6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城市更新服务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曾说:“首钢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区,现在变成了一个集现代办公区、博物馆、住宅、休闲和体育设施为一体的园区,为整个城市服务。”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城乡可持续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城市副中心空间结构
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
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
处理好各种关系, 建设和谐的城乡
资源节约 环境 绿色 生态 宜居 文化 发展 和谐
知识结构
乡村和城镇
内部的
空间结构
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城乡可持续发展
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
形成原因:历史、经济、交通、社会、行政……
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公共空间、居住区、
生产区
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地形、河流、文化、风俗……
思考:
半坡遗址为什么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上?为什么在居住区周围修建大型壕沟呢?
制陶作坊区
居住区
农耕区
墓葬区
渔猎区
北
壕沟
浐
河
遗址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临近河流,土壤肥沃,便于渔猎和耕种;河流阶地,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灾害影响。
大型壕沟可以防御野兽的侵袭,雨季排水保证居住区的安全.
思考:
半坡遗址为什么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上?为什么在居住区周围修建大型壕沟呢?
课后实践
1.请利用电子地图,查询你所在城镇的位置,尝试找出城镇内部的主要功能区,标出其范围。
2.收集资料,调查你所在城镇不同时期内主要的功能区,分析城镇内部功能区变化的特点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