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一剪梅》课件(共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一剪梅》课件(共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30 08: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单元 一剪梅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年级 语文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知人论世
生活经历:
前期:夫妇两人志同道合,幸福美满。
后期: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异、无嗣,郁郁终老。

个人创作: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因声求气,品味音韵美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整体感知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出“词眼”。

2.李清照为何生愁?从词中哪一个字可以看出?
“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
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伊世珍《琅寰记》


3.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赏析意境美
1.词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种相思闲愁?
第一句:红藕、玉簟
第二句:罗裳、兰舟
第三、四句:锦书、雁字、满月、西楼
第五句:落花、流水
2.你认为哪些意象最能传达出词人的情感?
第一句:红藕、玉簟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

为何不用红莲、红荷、菡萏,非用红藕?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
——《西洲曲》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
以“藕”称之,取意“藕断丝连”,寄寓对丈夫的相思之意。
意象情感:“红藕香残玉簟秋”
——冷清孤寂之情
第二句:罗裳、兰舟
“独上兰舟”为何要“轻解罗裳”?
说法一:
这里的“兰舟”,不是美丽的小船,而是指精美的“床榻”。
——当代学者谢桃坊《怎样读宋词》

支持“兰舟”为精美“床榻”的理由:
(1)古代贵族的床多为桂兰之质。
(2)兰,自古有美好高洁的寓意,古代称女子的闺房
为“兰闺”。
(3)“兰舟”为床,与前句的“解裳”衔接更合情理,
与后句的面对满楼月光,时空上更一致。
说法二:
“我轻轻地解开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暨南大学郑孟彤《唐宋诗词赏析》
意象情感:“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相思难捱之情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泛舟以解愁。
支持理由: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武陵春》
第三、四句:锦书、雁字、满月、西楼
锦书: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西楼: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白居易《寄湘灵》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晏几道《少年游》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回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词人触景生情,这些意象蕴含了她怎样的深情呢?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顺序:独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
思及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
谁——暗指赵明诚。
意象情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翘首盼望、失落怅然之情
第五句:落花、流水
1.花、水两个意象,如何理解?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王实甫《西厢记》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中“自”表现的情感?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酌酒以自宽”——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意象情感:“花自飘零水自流”
——无可奈何、孤独伤感之情
借景抒情:
意象:红藕、玉簟、锦书、雁字、满月、落花、流水
情感:“红藕香残玉簟秋。”——冷清孤寂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相思难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翘首盼望、失落怅然
“花自飘零水自流”
——无可奈何、孤独伤感
直抒胸臆,品味情感美
全词哪些词句是直接抒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既然是“一种相思”,为何又说“两处闲愁”?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构思独特
(2)这“愁”为何是“闲愁”?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长相思》
从古典诗词语句鉴赏的角度看,这两句与李词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哪一句更胜?
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探究:
①表达内容
②情感内涵
③语句结构
④写作手法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长相思》
李词:
“眉”“心”并举,突显相思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无处不在。
“才”“却”相承,写出相思盘踞于心,挥之不去,难以排解。
“下”“上”呼应,形成跌宕起伏的感情流波,读来朗朗上口。
写“愁”手法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化虚为实
婉约词作特点
题材内容:
语言特色:
艺术风格:

离愁别怨
清丽典雅
深婉细腻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