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1(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1(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6 19: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形象而又富有情趣。前两句交代了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后两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绚丽的春光,总算不虚此行了。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煦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因为和煦的东风催得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教师准备:写好古诗的黑板、卡片
教学目标: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我们读了春的诗歌,春的散文,今天我们来看看春的古诗,在以前你读过的诗中,还记得哪一首诗描写春天的景色?给大家背一背。(学生背诵)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春日》。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1.读诗。2.解诗题。诗题“游园不值”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园去游玩,但没有遇上他。3.解诗句。(1)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3)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4)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5)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体会“一枝”的妙处。游园心切的叶绍翁只看到了一枝红杏,这枝红杏给他带来了什么?一枝红杏就说带来了满园春色,那么数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满园春色吗?2.展示满园春色。诗人善于发现春天、欣赏春天,能从一枝红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想像到春色满园,谈谈你想象的满园春色。3.读好后两句。这枝红杏还带给了吃闭门羹的叶绍翁什么?找到表现他惊喜心情的诗句,读出他的这份惊喜。指名学生对比读,从语调、语速、表情角度进行指导。4.读全诗。读出从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5.学习《春日》:1)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今天咱们再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我们上学期曾经学过朱熹的哪首古诗?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6.质疑。 对这两首诗还有不明白的吗?7.朗读品位两首古诗。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齿”字,下半部应该是不封口的。
五、综合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胜日寻芳泗水滨,天边光景一时新。2.多音字组词。 tāi ( ) sè ( ) shí( )苔 色 识 tái ( ) shǎi ( ) zhì( )
六、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等。
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古代诗人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春日》 叩门 久久不开 胜驲 河畔寻春 猜测 怕踩坏苍苔? 光景 耳目一新 春色 怎能关住 等闲 识得东风 红杏 挤出墙外 是它 带来春风
扫兴
惊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