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船歌
1教案分析
《乌苏里船歌》是人音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黑土传情中的一首欣赏歌曲,它是一首以东北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不衰。由男高音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带有颤音的长音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引子前奏,先声夺人地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渺、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阿郎-赫呢哪”的呼唤与紧接的回声模仿,虚实相同,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晞,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两小节间奏跌宕摇曳,宛如一叶扁舟翩然而来,人们仿佛看到勤劳的赫哲族渔民傲立船头,手执双桨在引吭高歌,朴实而明快地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尾声是引子的再现,犹如拉近的镜头又慢慢地拉开,满载鱼虾和欢乐的渔船冉冉远去。全曲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崭新的时代气息。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演唱歌曲《乌苏里船歌》,让学生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感受赫哲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3重点难点
1、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赫哲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3、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结构以及民间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4教学方法
学唱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歌曲:《乌苏里船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和表达的情感都有所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演唱一首赫哲族的民歌《乌苏里船歌》。
三、新授歌曲《乌苏里船歌》
1、放录音范唱欣赏:
(师):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2.师有感情的范唱:
同学们听了录音范唱和老师范唱后,请说一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在唱乌苏里江。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在哪儿劳动呢?(江里)
(3)这是什么江呢?(乌苏里江)
(4)点题
(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演唱这首《乌苏里船歌》)。
3、介绍歌曲背景
(1)介绍赫哲族(出示赫哲族的图片)
师: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他们生活在我们美丽的乌苏里江边。据统计赫哲族现在有4600多人口,他们主要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2)这首歌曲是A大调变换拍子6/8
2/4
的歌曲,这首歌曲是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请同学们分段欣赏
师: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变化。
(1)前奏
A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
B
、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自由回答)
师: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
(2)第一段
A、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
(“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
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
师:为什么声音要一高一低呢?(是回声)
D、随琴再唱“阿朗赫赫尼哪”
师:恩,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和回声有关的歌曲,也了解了回声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在来唱一唱,体验一下“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和回声实虚相间的感觉。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
(3)第二段
A、看谱子学习歌曲,随琴用“啦”来演唱
B、听听主旋律,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填词演唱,指导学生演唱不准确之处。
C、分小组演唱歌曲
(4)最后结尾
A、结尾和什么地方相似?(结尾和开头相似。)
B、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自由回答。)
师:结尾是开头的再现,展现了赫哲族的人们满载鱼虾摇船远去。
C、这首歌曲是ABA的曲式结构
师:这首歌曲前后相似,所以是ABA的曲式结构。
5、欣赏合唱版本的《乌苏里船歌》
(1)欣赏合唱
师:一首同样的歌曲,不同的演唱方式,音色效果相同吗?
生:不同,前面是独唱,这次是合唱。
(2)独唱与合唱有什么不同?(自由回答。)
师:总结:独唱是单声部、单旋律的,合唱是演唱的最高形式,需要全体演唱者的共同合作,各声部既要完成自己横向的旋律线,又要注意到纵向的立体感,要克服个性、相互模仿、寻求共性。
(3)再次完整的随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
我们今天学的《乌苏里船歌》表现了赫哲人民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勤劳勇敢的赫哲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和生活,希望我们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提交点评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