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5份打包(教案+课件2份+同步检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5份打包(教案+课件2份+同步检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30 12:50:21

文档简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名片
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市。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
3.背景资料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都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预学环节
1.了解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
彷徨:       ? 修身:       ?
清谈:       ? 诚意:       ?
正心:       ? 齐家: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4.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论点:?
第一部分(   段): ?
第二部分(   段): ?
第一层(   段): ?
第二层(   段): ?
第三层(   段): ?
第三部分(   段): ?
三、讨论环节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二)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三)课堂小结。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     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      、勇于       、大胆       的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
二、预学环节
2.zhào mò pánghuáng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求得;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真心。
正心: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第1~2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3~12 分析问题。
第3~5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指出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其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6~10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1~12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为例。
第13 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讨论环节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最末段)
2.原因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弊端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聚焦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如,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说明格物致知的目的。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如,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列举通过实验了解竹子的事例,阐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的道理。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三)课堂小结。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
“格物致知” 探索 实践 创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理解一些疑难句子。
2、通过自读讨论能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真正格物致知内涵,
3、能判断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深入探求作者写作意图。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环节二、自主学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背景链接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字词积累
丁肇中(zhào) 朱熹(xī) 彷徨(pánɡ huánɡ)
中庸(yōnɡ) 论语(lún) 袖手旁观(xiù)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整体感知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环节三、合作探究
一、深层探究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呢?为什么?
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必不可少的。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
二、论证结构
弄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的论证思路。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
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得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索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三、论证方法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 ?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举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环节四、拓展延伸
1.积累下列名言。?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7)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2.交流阅读感悟。?
学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或体会,把你的感悟或体会写下来。
环节五、总结评价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附板书设计:


(共22张PPT)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zhà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孜孜不倦  一番风顺  模式
B.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修身
C.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汲取
D.格物致知  实验精神  诚意
A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________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________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  所以  培养  思考
B.不但  而且  学习  思考
C.不但  而且  培养  实践
D.如果  那么  积累  实践
C
不能删掉。“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并非全部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
不能删掉。“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就成了一百分。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4分)
A.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文章的论点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与《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不一样。
C.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D.中国学生大都俯身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俯身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致。
A
6.(曲靖中考)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D
7.在学完本文后,有人认为“格物致知”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有人不以为然,请你参与到讨论中来。(9分)
(1)【格物致命否】读下面漫画,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感想。(4分)
做任何事都不能只谈理论,而不注重实效,要敢于实践,大胆创新。
(2)【格物致知真】请从下面的一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点。(5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他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时,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着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在亨达利表店买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亦乐乎。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出真知,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非凡皆自“愚处”起(邵阳中考)
尉承栋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
做事要脚踏实地,要苦干,方有所成。(做人做事要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
9.第③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写两种即可)(5分)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10.联系文章内容,说出标题中的“愚处”指什么。(5分)
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打牢基础,踏踏实实,日积月累,坚持拼搏,埋头苦干。
11.联系实际,感悟作品,谈谈文章对你的启发。(5分)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学习要踏踏实实,勤奋努力。上课要听讲,有不懂的知识,下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坚持把自己不会的题目和问题写在本子上,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脚踏实地地学习,把自己一次次失败的成绩当作动力,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勤奋、向上。
12.【对比论证】本文把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进行对比,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技法点拨】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3.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片段仿写】请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例文】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最后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关键就在于商纣王和楚怀王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之,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成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朱熹(  ) 彷徨(  ) 华裔(  ) xiū(  )身 rú(  )家 zūn(  )照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不知如何办才好,形容发急或受窘。( )
(2)把手揣在袖子里观看。形容置身事外而不参与,不协助。( )
(3)船只扬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 )
(4)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
3.辨析近义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__ (探索 探察 探究 探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_________(探寻 探讨 探询 探问)自己。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_______(领会 领略 领悟 领取)的。
(4)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_________(实验 实践 实习 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要大胆制止,决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
B.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以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哇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地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二、阅读精练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有怎样的偏向?原因是什么?

7.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8.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9.“格物”和“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三、拓展演练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知识背后的支点
①科学对于民富国强的重要作用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2001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而美国早在1990年这一比例就达到6.9%),又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科学知识对于我们当然是重要的,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血肉中最缺少的是科学精神的钙质,而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②科学精神的解释有很多,比如,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宽容等等,但是其精髓恰恰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调查和求证(实事求是)。换句话说,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
③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关系犹如鱼和渔,显然,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后者是方法,是能力,是动力,是母体,是源泉。只有掌握或拥有了方法和动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产品,并由此而改善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④如果不能在好奇、怀疑和批判的驱动下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和研究就失去了活力和原动力。理性批判主义者卡尔·波普尔、哈耶克等人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全能全知的,人类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无知的地方越多。怀疑和提出问题是人类对待自然王国的本能,正如笛卡尔和所说,“我唯一不怀疑的是我的怀疑精神。”
⑤在批判精神和提出问题的驱动下,杨振宁、李政道对物质平衡和对称提出了极大的怀疑。他们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与物理学经典理论宇称守恒截然相反的结论——宇称不守恒,认为至少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是不守恒的。
⑥但是,怀疑和提出问题只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或前半部分,还需要调查研究和求证来解决问题。因为理论总是灰色的,至多不过是一种假说。果然,旅美华人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证明了宇称不守恒。怀疑和求证的结果是,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缺少吴健雄是一个遗憾。
⑦同样,我们可以怀疑建立在对称理论上的对称美,不对称也可能是美的。例如,人体所有器官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最为典型的是不对称的独角的犀牛,难道它不同样体现一种美吗?
⑧不过,怀疑和批判、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是要付出代价的。2000多年前,雅典的执政者为苏格拉底罗织了一个罪名——不敬神(怀疑并批判神)和教唆青年,将其逮捕入狱。开脱和释放他的条件是,以后再也不许他这样探索和思考了。但苏格拉底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放弃哲学的研究舜口教学。”
⑨于是,苏格拉底被掌权者送上了断头台。然而,探索、怀疑、批判、提出问题却永远不可能被送上断头台。因为,人类离开了这样的科学精神,进化也就停止了。所以,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赫伯特·克勒默诚恳地对我们说,“要有好奇心,并批判性地去思考!……去冒险吧!”
⑩顺便说一句,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如黑格、欧拉等人也说过类似克勒默的话,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ll.第①自然段括号内文字有什么作用?

12.文中列举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事例以证明怀疑与求证的重要,你认为还有哪位科学家的什么事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3.本文的题目是“知识背后的支点”,这里的“支点”指的是什么?



14.怀疑和提出问题,是具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请你就本文提出一个疑惑或具探究价值的问题。



15.联系学习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发。







参考答案
1.xī pánɡ yì 修 儒 遵
2.(1)不知所措 (2)袖手旁观 (3)一帆风顺 (4)格物致知
3.(1)探察 (2)探讨 (3)领悟 (4)实验
4.B
5.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6.“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7.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8.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9.“格物”和“致知”真正的意义有两个方面,末段中“第一…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0.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1.用具体的数字作对比,证明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意思对即可。)
12.举例略(所举事例应准确、恰当、语言简洁。)
13.科学精神。
14.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15.略(要点:①文章与学习实际的联系;②受到的启发。)



PAGE



3



(共14张PPT)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重难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
学习目标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走近作者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zhào

nuò

xiù
liánɡ

cuò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正心:心要端正。正,使……端正。
齐家: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齐,把……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阅读第3~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一、论点:
二、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点明意义,提出希望。
(2~12)
(13)
提出问题
(1)
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论证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即是论点)
提出现代学术的基础是实验的看法
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弊端
阐明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指出当今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的现状
讲道理:
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三、论证方法:
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对……
反面
摆事实、对比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作用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弊端,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主旨归纳
当堂达标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不是由自我jiǎn tǎo( )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最使我 páng huáng
( )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一一以埋头读书付一切。
(3)绝不是 xiù sh?u páng guān(
)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4)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bù zhī su? cuò(
)了。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讨,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C.每年的清明节前タ,我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到烈土陵园扫墓,缅怀先烈,表达我们的敬意。
D.孩子阅读传统典籍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辦析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